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水资源现状及危机 | 第12-15页 |
·世界水资源现状 | 第12-13页 |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危机 | 第13-15页 |
·工业废水污染的防治 | 第15-17页 |
·工业废水污染概况 | 第15-16页 |
·工业废水污染的特点 | 第16-17页 |
·废纸造纸废水防治 | 第17-22页 |
·废纸造纸技术简介 | 第17页 |
·废纸制浆废水的危害 | 第17-18页 |
·废纸制浆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8-22页 |
·曝气生物滤池概论 | 第22-27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 | 第22-24页 |
·曝气生物滤池中生物滤料的选取 | 第24-25页 |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9-39页 |
·实验仪器、材料和药品 | 第29-37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药品和材料 | 第30-31页 |
·待处理废水 | 第31-32页 |
·生物滤料 | 第32-35页 |
·曝气生物滤池(BAF)装置 | 第35-37页 |
·实验内容和方法 | 第37-39页 |
·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微生物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38页 |
·实验内容 | 第38-39页 |
第3章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和运行 | 第39-58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 | 第39-44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方法 | 第39-40页 |
·挂膜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挂膜阶段滤池中的生物相特征 | 第44-50页 |
·各滤料层高度处生物量的测定 | 第45-47页 |
·各滤料层高度处生物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 第47-50页 |
·两种滤料表面特性分析 | 第50-53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 | 第53-56页 |
·反冲洗的理论基础 | 第53页 |
·气水联合反冲洗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 第53-54页 |
·反冲洗强度的确定 | 第54页 |
·反冲洗周期的确定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不同BAF运行参数对废纸制浆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8-72页 |
·实验方案 | 第58页 |
·不同气水比对BAF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8-64页 |
·气水比对COD和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气水比对不同滤料层高度处溶解氧的影响 | 第61-62页 |
·气水比对SS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2-64页 |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BAF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 | 第64-71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5-67页 |
·COD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67-70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SS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最佳运行条件下BAF处理效果评估 | 第72-80页 |
·处理后部分基本水质指标达标情况 | 第72-73页 |
·利用混凝沉淀去除出水中的COD | 第73页 |
·废纸制浆废水处理前后的生物毒性分析 | 第73-75页 |
·急性毒性的表征方法 | 第74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74-75页 |
·鱼类验证性实验 | 第75页 |
·废纸制浆废水处理前后比耗氧速率(SOUR)分析 | 第75-78页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76-77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4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