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诸论 | 第11-16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盈余管理的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6-17页 |
·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7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17-20页 |
·资本市场动机 | 第17-18页 |
·契约动机 | 第18-19页 |
·政治成本动机 | 第19页 |
·其他动机 | 第19-20页 |
·盈余管理的方式 | 第20-24页 |
·资产重组 | 第20-21页 |
·债务重组 | 第21-22页 |
·关联交易 | 第22-23页 |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 第23-24页 |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 第24-26页 |
·总体应计利润法 | 第24-25页 |
·特定应计利润法 | 第25页 |
·盈余频率分布法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新能源企业的特点及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方式 | 第27-34页 |
·新能源企业的特点 | 第27-30页 |
·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新能源企业的特点 | 第28-30页 |
·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30-31页 |
·维持上市资格动机 | 第30页 |
·配股动机 | 第30-31页 |
·债务契约动机 | 第31页 |
·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 | 第31-33页 |
·财政补贴 | 第31-32页 |
·税收减免 | 第32页 |
·会计手段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新能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34-50页 |
·新能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 第34-41页 |
·研究假设 | 第34页 |
·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样本选择及样本描述 | 第35-36页 |
·实证分析 | 第36-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新能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实证分析 | 第41-49页 |
·研究假设 | 第41-42页 |
·模型构建 | 第42-43页 |
·样本处理 | 第43-45页 |
·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后续展望 | 第50-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 第50-51页 |
·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 | 第51-52页 |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第52页 |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