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高速相干光接收机中的定时恢复算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5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高速 PM-16QAM 光相干传输系统第17-34页
   ·系统结构及数学模型第17-26页
     ·发射机原理第18-20页
     ·光纤传输信道第20-24页
     ·接收机原理第24-26页
   ·DSP 模块设计第26-33页
     ·定时恢复技术第27-28页
     ·信道均衡技术第28-32页
     ·载波恢复技术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定时恢复算法第34-43页
   ·定时恢复算法第34-37页
     ·定时恢复算法分类第34-35页
     ·主流算法比较第35-37页
   ·定时恢复的性能指标第37-38页
   ·定时恢复算法推导第38-41页
     ·时域定时恢复算法公式推导第38-41页
     ·算法优化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PM-16QAM 系统的定时恢复环路第43-60页
   ·接收端的定时恢复模型第43-57页
     ·插值滤波器第43-47页
     ·环路滤波器第47-48页
     ·数字控制单元第48-50页
     ·复杂度分析第50-51页
     ·VPI 与 MATLAB 联合仿真结果第51-57页
   ·光纤信道损伤对定时恢复环路的影响第57-59页
     ·本地激光频偏与线宽的影响第57-58页
     ·色度色散与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联合信道均衡的定时恢复第60-75页
   ·基于 CMA/MMA 的信道均衡算法第60-65页
     ·CMA 算法第60-63页
     ·MMA 算法第63-65页
   ·联合信道均衡的定时恢复算法第65-67页
     ·联合信道均衡的定时恢复模型第65-66页
     ·VPI 与 MATLAB 联合仿真结果第66-67页
   ·多级定时恢复结构第67-74页
     ·DD-LMS 算法第67-69页
     ·多级定时恢复结构第69-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一代超高速WLAN一种基于区分业务的帧聚合策略
下一篇:10G EPON ONU侧MAC层设计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