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 | 第7-10页 |
| ·问题的缘起 | 第7-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第10-12页 |
| ·新时期 | 第10页 |
| ·居住空间 | 第10-11页 |
| ·都市人群审美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历史演变 | 第16-30页 |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特征 | 第16-20页 |
| ·整体逼仄的居住物质空间 | 第17-18页 |
| ·窘迫却相对平稳的居住心理空间 | 第18-20页 |
|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特征 | 第20-24页 |
| ·温饱型向质量型、舒适型过渡的居住物质空间 | 第20-22页 |
| ·期待与失落交互的居住心理空间 | 第22-24页 |
|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特征 | 第24-30页 |
| ·整体轩敞的居住物质空间 | 第24-27页 |
| ·相对满足却又陷入困境的居住心理空间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都市人群居住空间审美特征 | 第30-43页 |
| ·20世纪80年代都市人群居住空间审美特征 | 第30-34页 |
| ·“羊大为美” | 第30-32页 |
| ·精神家园的守护 | 第32-34页 |
| ·90年代都市人群居住空间审美特征 | 第34-39页 |
| ·舒适、健康为美 | 第34-35页 |
| ·居住物质空间呈现出多样化的审美特征 | 第35-36页 |
| ·居住精神审美空间出现“成长停滞” | 第36-39页 |
| ·新世纪以来都市人群居住空间审美特征 | 第39-43页 |
| ·居住空间拜物 | 第39-40页 |
| ·物质空间审美走向大众化、泛化 | 第40页 |
| ·居住精神审美空间被压缩 | 第40-43页 |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人群居住空间审美嬗变趋势 | 第43-49页 |
| ·居住空间由“美善”空间逐渐转化为消费空间 | 第43-44页 |
| ·居住物质审美空间在不断发展,居住精神审美空间却在逐渐压缩 | 第44-47页 |
| ·当代都市人群居住空间审美困境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