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综合干预在RA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12-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22-30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文献综述(三) | 第30-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前言 | 第36-37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37-4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2 研究标准 | 第37-39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7页 |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37页 |
·关节功能分级 | 第37-38页 |
·纳入标准 | 第38页 |
·排除标准 | 第38页 |
·剔除标准 | 第38页 |
·脱落标准 | 第38-39页 |
3 研究方案 | 第39-40页 |
·研究设计 | 第39页 |
·常规药物治疗 | 第39页 |
·TIP综合干预 | 第39-40页 |
4 观察指标 | 第40-41页 |
·主要指标 | 第40-41页 |
·次要指标 | 第41页 |
5 安全性指标与观测时点 | 第41-42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41页 |
·观测时点 | 第41-42页 |
6 评定标准 | 第42-44页 |
·主要指标 | 第42-43页 |
·次要指标 | 第43-44页 |
7 疗效标准 | 第44-45页 |
·主要指标疗效标准 | 第44页 |
·次要指标疗效标准 | 第44-45页 |
8 研究流程 | 第45-46页 |
9 质量控制 | 第46页 |
·依从性 | 第46页 |
·研究者技能与素质 | 第46页 |
10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结果 | 第48-72页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48-53页 |
·病例来源 | 第48页 |
·病例基本情况 | 第48-50页 |
·基线统计 | 第50-53页 |
2 生理功能指标比较 | 第53-58页 |
·主要生理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 | 第53-54页 |
·次要生理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 | 第54-58页 |
3. 心理指标比较 | 第58-63页 |
·心理指标与国内常模比较 | 第58-60页 |
·心理指标组内组间比较 | 第60-63页 |
4 HAQ评分 | 第63-65页 |
·HAQ总分组内组间比较 | 第63-64页 |
·HAQ平均值组内组间比较 | 第64-65页 |
5 疗效比较 | 第65-71页 |
·主要生理功能指标疗效比较 | 第65-67页 |
·心理指标疗效比较 | 第67-68页 |
·HAQ疗效比较 | 第68-69页 |
·次要指标疗效比较 | 第69-71页 |
6 安全性及依从性情况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81页 |
1 TIP综合干预方式对RA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2 TIP综合干预方式对RA心理状态的影响 | 第73-75页 |
3 TIP综合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第75页 |
4 TIP综合干预方式对疾病整体影响 | 第75-76页 |
5 综合干预是改善RA患者症状的有效方式 | 第76-79页 |
6 研究不足 | 第79页 |
7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