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综述一 国内脊柱手法生物力学研究的过去与进展 | 第16-24页 |
1 脊柱手法的现状 | 第16页 |
2 国内脊柱手法生物力学研究的过去 | 第16-18页 |
·腰椎手法 | 第17-18页 |
·颈椎手法 | 第18页 |
3 脊柱手法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腰椎手法 | 第19页 |
·颈椎手法 | 第19-20页 |
·胸椎手法 | 第20页 |
4 小结与展望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综述二 推拿手法的运动学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 基本手法的运动学研究 | 第24-26页 |
2 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运动学研究 | 第26-27页 |
·颈椎手法 | 第26页 |
·腰椎手法 | 第26-2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前言 | 第30-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63页 |
实验一 不同体重指数等级人群颈椎旋提手法在体运动生物力学的测量 | 第32-59页 |
1 实验研究基础 | 第32-33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临床资料 | 第33-34页 |
·实验观察指标 | 第34页 |
·体重指数因素测量与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旋提手法操作 | 第35页 |
·实验仪器及操作方法 | 第35-37页 |
·指标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8页 |
3 结果 | 第38-52页 |
·在体力学测量结果 | 第38-41页 |
·在体运动学测量 | 第41-52页 |
4 讨论 | 第52-57页 |
·手法运动生物力学参数量化的意义 | 第52-53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3-56页 |
·建立旋提手法力学模型 | 第56-57页 |
5 结论 | 第57-59页 |
实验二 不同体重指数等级颈椎旋提手法数理仿真模型的初步建立 | 第59-63页 |
1 实验研究基础 | 第59页 |
2 研究方案 | 第59-61页 |
3 结果 | 第61-62页 |
4 讨论 | 第62页 |
5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8页 |
附图 | 第68-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