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来源 | 第10页 |
·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整体研究框架 | 第14页 |
·创新点与重点难点 | 第14-16页 |
·研究中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难点和重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无党派人士的基本概念 | 第16-23页 |
·无党派人士称谓的由来 | 第16-17页 |
·社会贤达称谓阶段 | 第16页 |
·无党派民主人士称谓阶段 | 第16-17页 |
·改革开放后多种称谓并存阶段 | 第17页 |
·无党派人士称谓阶段 | 第17页 |
·无党派人士的界定 | 第17-18页 |
·无党派人士的地位独特性 | 第18-20页 |
·无党派人士的职能 | 第20-21页 |
·无党派人士参政职能 | 第20页 |
·无党派人士议政职能 | 第20页 |
·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职能 | 第20-21页 |
·无党派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区别及联系 | 第21-23页 |
第3章 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的重要性 | 第23-26页 |
·有利于发挥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 第23-24页 |
·有利于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 第24-25页 |
·有利于促进我国统一战线的持续健康发展 | 第25-26页 |
第4章 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 第26-35页 |
·无党派人士队伍特点及现状 | 第26-31页 |
·无党派人士队伍特点 | 第26-27页 |
·无党派人士发展过程 | 第27-28页 |
·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状况 | 第28-31页 |
·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5页 |
·对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重视力度不够 | 第31-32页 |
·对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意识程度把握不够准确 | 第32-33页 |
·无明确组织形态,政治参与舞台不够宽敞 | 第33页 |
·无党派人士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 第33页 |
·知联会对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发挥不够全面 | 第33-35页 |
第5章 构建并完善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的机制 | 第35-44页 |
·提高党委部门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重要性的认识 | 第35-36页 |
·建立健全发挥无党派人士群体作用的组织机制 | 第36-37页 |
·完善无党派人士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 | 第37-39页 |
·构建并完善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的工作机制 | 第39-42页 |
·完善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的政治引导机制 | 第39-40页 |
·完善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机制 | 第40-41页 |
·从各个方面做好无党派人士实职安排机制 | 第41-42页 |
·健全无党派人士发挥群体作用的考察、调研活动机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