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我国案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1页 |
·案例指导制度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及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案例指导制度的不同观点 | 第15-19页 |
·案例指导制度不同观点分析 | 第15-17页 |
·等同于国外判例制度之说 | 第15页 |
·有别于国外判例制度之说 | 第15-16页 |
·法律统一适用机制之说 | 第16-17页 |
·笔者的观点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概述 | 第19-26页 |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9页 |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概述 | 第19页 |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特点 | 第19-22页 |
·判例的生成程序比较严格 | 第20页 |
·判例对后来判决具有拘束力 | 第20-21页 |
·判例的来源层级相对较高 | 第21页 |
·公布后的判例均附有“要旨” | 第21页 |
·判例被备案后都要进行公开 | 第21-22页 |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优越性 | 第22-23页 |
·判例的生成体现出高度的权威性 | 第22页 |
·选编的判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第22页 |
·判例的选编主体体现出唯一性 | 第22页 |
·判例的生成体现出一定的民主性 | 第22-23页 |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局限性 | 第23页 |
·判例的生成程序过于严格 | 第23页 |
·尚未明确判例的法律拘束力 | 第23页 |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功能价值 | 第23-26页 |
·提高了判例适用的准确性 | 第24页 |
·统一了法律适用的尺度 | 第24页 |
·保证了司法体制的协调性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与台湾地区案例制度的比较及对后者的借鉴 | 第26-33页 |
·我国与台湾地区案例制度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案例的来源层级不同 | 第26页 |
·案例的创制程序不同 | 第26-27页 |
·案例的创制主体不同 | 第27页 |
·案例的发布形式不同 | 第27-28页 |
·案例的解释方式不同 | 第28页 |
·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借鉴分析 | 第28-33页 |
·理论方面的借鉴 | 第28-30页 |
·实践方面的借鉴 | 第30-33页 |
第五章 案例指导制度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33-38页 |
·明确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拘束力 | 第33-34页 |
·规范案例的创制主体和程序 | 第34-36页 |
·统一案例的发布与解释方式 | 第36-38页 |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