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社会的伦理诊断--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的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言 | 第9-19页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第一章 《健全的社会》伦理思想背景与逻辑起点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弗洛姆生平及其伦理思想的生成背景 | 第19-23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9-20页 |
二、理论背景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健全社会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 | 第23-28页 |
一、《健全的社会》的伦理动机 | 第23-24页 |
二、病态与健全 | 第24-28页 |
第二章 病态社会的伦理分析 | 第28-40页 |
第一节 病态人格伦理根源 | 第28-33页 |
一、人的生存状况与人的本质的二律悖反 | 第28-30页 |
二、基于人的本质的生存需要受抑制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病态社会伦理本质 | 第33-40页 |
一、作为中介的社会性格 | 第33-35页 |
二、社会异化的全面爆发 | 第35-40页 |
第三章 健全社会的伦理建构何以可能 | 第40-51页 |
第一节 以往社会建构的伦理反思 | 第40-43页 |
一、非理性权威——专制主义的权威与操纵 | 第40-41页 |
二、利润动机——超级资本主义的激励性管理 | 第41-42页 |
三、国家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三个误区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健全社会的标准 | 第43-45页 |
一、权威主义伦理标准还是人道主义伦理标准 | 第44页 |
二、普遍的伦理学标准还是社会内在的伦理学标准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社会总体的伦理变革 | 第45-51页 |
一、伦理视域下的经济变革 | 第46-48页 |
二、伦理视域下的政治变革 | 第48-49页 |
三、伦理视域下的文化变革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弗洛姆健全社会伦理思想的局限与贡献 | 第51-57页 |
第一节 弗洛姆健全社会伦理理论局限 | 第51-54页 |
一、理论的自相矛盾性 | 第51-52页 |
二、抽象的人道主义 | 第52-53页 |
三、夸大心理变革的作用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弗洛姆健全社会伦理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54-57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54-55页 |
二、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意义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一、中文论著译著类 | 第59-60页 |
二、期刊论文类 | 第60-61页 |
三、外文文献类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