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

日本技术进步的国际渠道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选题意义第13-16页
   ·文献综述第16-23页
     ·该领域的研究基础第16-18页
     ·具体渠道的研究第18-22页
     ·日本技术进步的国际渠道研究第22-23页
     ·文献点评第23页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23-25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论文结构第25-29页
第2章 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基础第29-39页
   ·理论模型第30-35页
   ·计量模型第35-39页
第3章 日本技术引进概况第39-55页
   ·日本技术引进的发展阶段第40-41页
   ·日本技术引进的策略第41-43页
   ·日本技术引进的方式第43-46页
   ·日本技术引进的管理模式第46-49页
   ·日本技术引进的特点第49-52页
   ·日本技术引进的经济效果第52-55页
第4章 日本技术进步的外国专利渠道第55-71页
   ·外国专利渠道促进本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第56-57页
     ·直接效应第56页
     ·二次创新效应第56-57页
     ·时滞效应第57页
   ·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第57-60页
     ·市场前景第57-58页
     ·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第58页
     ·外国专利持有者对技术转让的态度第58页
     ·本国的人力资本第58-59页
     ·国内研发投入第59页
     ·专利的有效期规定第59-60页
   ·日本的外国专利授权概况第60-62页
   ·实证检验第62-65页
     ·计量模型第62页
     ·数据准备第62-65页
     ·计量检验第65页
   ·结果分析第65-71页
第5章 日本技术进步的进口贸易渠道第71-88页
   ·进口贸易渠道促进本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第72-73页
     ·直接效应第72页
     ·模仿效应第72-73页
   ·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第73-75页
     ·出口国的贸易政策第73页
     ·先进设备和中间产品的进口规模第73-74页
     ·人力资本第74页
     ·国内研发投入第74-75页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第75页
   ·日本进口贸易概况第75-79页
     ·日本的进口贸易规模第76-78页
     ·日本的进口贸易结构第78-79页
   ·实证检验第79-82页
     ·计量模型第79-80页
     ·数据准备第80-81页
     ·计量检验第81-82页
   ·结果分析第82-88页
第6章 日本技术进步的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第88-103页
   ·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促进本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第89-90页
     ·技术转移效应第89页
     ·研发资源共享效应第89-90页
     ·研发成果反馈效应第90页
   ·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第90-92页
     ·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第90-91页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第91页
     ·东道国的外资政策第91-92页
     ·跨国公司自身因素第92页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第92-95页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第93-94页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第94-95页
   ·实证检验第95-98页
     ·计量模型第95-96页
     ·数据准备第96-97页
     ·计量检验第97-98页
   ·结果分析第98-103页
第7章 日本技术进步的留学生渠道第103-116页
   ·留学生渠道促进本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第104-105页
     ·学习--就业效应第104页
     ·激励效应第104-105页
   ·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第105-106页
     ·留学生规模第105页
     ·留学生结构第105页
     ·回国率第105-106页
     ·就业匹配程度第106页
   ·日本学生出国留学概况第106-110页
   ·实证检验第110-112页
     ·计量模型第110页
     ·数据准备第110-112页
     ·计量检验第112页
   ·结果分析第112-116页
第8章 结论与启示第116-133页
   ·结论第116-119页
   ·启示第119-133页
     ·日本外国专利渠道研究的启示第119-123页
     ·日本进口贸易渠道研究的启示第123-124页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研究的启示第124-128页
     ·日本留学生渠道研究的启示第128-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古典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认识和处理的演变与比较
下一篇:美国低碳经济政策转向研究:原因、定位及经济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