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斜拉桥论文

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服役期时变效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斜拉桥的发展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15-16页
   ·混凝土斜拉桥服役期间的时变效应第16-17页
   ·混凝土斜拉桥时变因素的研究现状第17-28页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现状第17-22页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第18-20页
       ·徐变计算的基本理论第20-22页
     ·斜拉索时变效应分析现状第22-23页
     ·温度时变效应研究现状第23-26页
       ·温度场的影响因素第23-24页
       ·温度场的分析方法第24-25页
       ·温度效应的计算方法第25-26页
     ·主梁结构的研究现状第26-2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8-30页
第二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式分析第30-50页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第30-31页
     ·混凝土的收缩第30页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因素第30-31页
   ·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式及参数分析第31-48页
     ·收缩徐变预测模式第31-38页
       ·CEB-FIP 90 模式第31-33页
       ·ACI 209 (92) 模式第33-34页
       ·RILEM B3 模式第34-36页
       ·GL2000 模式第36-38页
     ·收缩徐变预测模式的参数分析第38-48页
       ·收缩预测模式及其参数影响的分析第38-43页
       ·徐变预测模式及其参数影响的分析第43-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高强度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第50-74页
   ·混凝土试验研究第50-52页
     ·试验概述第50页
     ·混凝土试验试件第50-52页
       ·标准环境试验试件第51-52页
       ·混凝土模型梁试件第52页
     ·材料试验研究第52页
   ·标准试验条件下收缩徐变试验第52-60页
     ·混凝土的自生收缩第52-53页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第53-57页
     ·混凝土的徐变第57-60页
   ·自然环境下的收缩试验第60-64页
     ·试验设计第60页
     ·收缩试验结果第60-61页
     ·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分析第61页
     ·收缩预测模式的修正第61-63页
       ·ACI 209(92) 模式混凝土强度的修正第61-63页
       ·ACI 209(92)-X 模式验证第63页
     ·配筋对收缩的影响分析第63-64页
   ·自然环境下的徐变试验第64-73页
     ·试验设计第64-65页
     ·主要试验结果第65-68页
       ·试验结果的分析第65-67页
       ·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分析第67-68页
     ·短期加载龄期的影响分析第68页
     ·徐变模式的修正第68-70页
       ·ACI 209 (92) 模式混凝土强度的修正第68-70页
       ·ACI 209(92)-X 模式验证第70页
     ·配筋对徐变的影响分析第70-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板梁单元精细分析法及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第74-103页
   ·概述第74页
   ·板梁单元各子单元的刚度矩阵第74-81页
     ·板梁单元的基本假定第74-75页
     ·边肋子单元的位移模式及刚度矩阵第75-77页
     ·桥面板子单元的位移模式及刚度矩阵第77-81页
   ·单元位移参数转换关系第81-83页
   ·板梁单元刚度矩阵第83-87页
   ·π型梁组合式加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式第87页
   ·等效节点荷载第87-91页
     ·徐变等效节点荷载第87-90页
     ·收缩等效节点荷载第90-91页
   ·用户自定义程序第91-93页
     ·用户单元第91-92页
     ·计算分析流程第92-93页
   ·结果验证第93-97页
     ·算例一第93-96页
     ·算例二第96-97页
   ·计算工况的划分第97-98页
   ·收缩徐变对桥梁挠度的影响第98-99页
   ·收缩徐变对桥梁内力的影响第99-101页
     ·收缩徐变对截面轴向应力的影响第99-100页
     ·收缩徐变对截面应力的影响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五章 洞庭湖大桥温度效应分析第103-136页
   ·概述第103页
   ·温度场传热理论第103-106页
     ·传热理论第103-104页
     ·桥梁中的热交换第104页
     ·温度场的传热微分方程第104-105页
     ·边界条件第105-106页
   ·各类规范关于温度荷载的规定及分析第106-110页
     ·英国 BS-5400第107页
     ·日本道路桥梁设计标准(1978)与美国 AASHTO 规范第107-108页
     ·中国铁路桥规第108-109页
     ·中国公路桥规第109-110页
   ·斜拉桥温度荷载相关规定第110-111页
   ·ANSYS 建模及计算第111-124页
     ·π型主梁温度场的时间传递性第113-115页
     ·混凝土的热物理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第115-116页
     ·自然条件对π型温度场的影响第116-119页
       ·太阳辐射对π型主梁温度场的影响第116-117页
       ·风力对π型主梁温度场的影响第117-119页
     ·温度场对结构模态的影响第119-122页
     ·温度场对索力的影响第122-124页
   ·混凝土π型主梁温度梯度分析第124-128页
     ·传感器的布置第124页
     ·π型主梁温度场的分布第124-128页
       ·夏季晴天温度场第126-127页
       ·冬季晴天温度场第127-128页
   ·洞庭湖大桥温度场效应的参数分析第128-135页
     ·洞庭湖大桥体系温差效应研究第129-130页
     ·洞庭湖大桥索梁(塔)温度效应研究第130-132页
     ·洞庭湖大桥主梁温度梯度效应研究第132页
     ·洞庭湖大桥温度效应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关系第132-135页
   ·小结第135-136页
第六章 斜拉索的时变效应分析第136-145页
   ·概述第136页
   ·斜拉索时变效应分析第136-140页
     ·斜拉索损伤变量第136-137页
     ·考虑斜拉索损伤和索力松弛影响的抛物线索单元第137-140页
   ·斜拉索索力测试技术第140-141页
     ·压力传感器法第140页
     ·磁通量法第140页
     ·频率法第140-141页
     ·频率法的影响因素第141页
       ·斜拉索刚度、自重及垂度的影响第141页
       ·温度的影响第141页
       ·减振器的影响第141页
   ·小结第141页
   ·部分索力值附表第141-145页
结论与展望第145-148页
 1 主要结论第145-147页
 2 工作展望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附录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流固耦合及复变函数分析的隧道渗流问题研究
下一篇:船厂码头移泊作业及其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