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光纤激光器概述 | 第12-21页 |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 | 第12-14页 |
·光纤激光器结构及分类 | 第14-19页 |
·掺稀土光纤激光器概述 | 第19-21页 |
·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 第21-26页 |
·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 第21-23页 |
·光纤传感系统中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 第23-2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30页 |
第2章 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激光器工作原理 | 第30-66页 |
·掺铒光纤激光器基本理论 | 第30-35页 |
·光发射和光吸收 | 第30-31页 |
·掺铒光纤的基本结构 | 第31页 |
·铒离子的三能级结构 | 第31-33页 |
·L 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 第33-35页 |
·光孤子传输基础理论 | 第35-48页 |
·光孤子在单模光纤中传输的基本方程 | 第35-41页 |
·群速度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 | 第41-43页 |
·自相位调制引起的脉冲频谱展宽 | 第43-45页 |
·孤子阶数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 | 第45-48页 |
·被动锁模激光器仿真分析方法 | 第48-51页 |
·基于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第48-49页 |
·基于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建模 | 第49-51页 |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 | 第51-64页 |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52-54页 |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仿真设计 | 第54-61页 |
·光纤激光器传感系统研究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3章 L 波段光纤激光器传输实验研究 | 第66-82页 |
·L 波段光纤激光器理论基础 | 第66-73页 |
·抽运源的选择 | 第67-69页 |
·掺铒光纤工作在 L 波段基本原理 | 第69-71页 |
·L 波段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基本结构 | 第71-73页 |
·L 波段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通信实验系统组成 | 第73-74页 |
·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实验结果 | 第74-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被动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参数优化研究 | 第82-106页 |
·被动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参数优化的研究意义 | 第82-83页 |
·被动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仿真模型 | 第83-85页 |
·平均群速度色散对光孤子形状的影响 | 第85-92页 |
·双曲正割形光孤子 | 第85-88页 |
·抛物线形自相似子 | 第88-90页 |
·临界区域内的光脉冲 | 第90-92页 |
·系统参数对光孤子峰值功率的影响 | 第92-95页 |
·平均群速度色散对峰值功率的影响 | 第92-94页 |
·小信号增益对峰值功率的影响 | 第94-95页 |
·系统参数对光孤子脉宽的影响 | 第95-98页 |
·平均群速度色散对脉宽的影响 | 第95-97页 |
·小信号增益对脉宽的影响 | 第97-98页 |
·系统参数对光孤子单脉冲能量的影响 | 第98-101页 |
·平均群速度色散对单脉冲能量的影响 | 第98-99页 |
·小信号增益对单脉冲能量的影响 | 第99-101页 |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参数优化 | 第101-105页 |
·平均群速度色散对 N 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小信号增益对 N 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平均群速度色散与小信号增益共同作用下 N 的变化规律 | 第104-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06-107页 |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