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具有干预措施的 HIV/AIDS 模型产生的背景、意义 | 第8-13页 |
·具有干预措施的HIV/AIDS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2 预备知识 | 第17-20页 |
3 一类对高危人群实施干预措施的HIV/AIDS连续传播模型 | 第20-25页 |
·模型建立 | 第20页 |
·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R0 | 第20-21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21-25页 |
·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21-22页 |
·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22-23页 |
·干预措施对基本再生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数值模拟 | 第24-25页 |
4 一类对高危人群实施干预措施的时滞HIV/AIDS传播模型 | 第25-37页 |
·模型建立 | 第25页 |
·解的正性及解集 | 第25-26页 |
·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 | 第26-27页 |
·无病平衡点稳定性 | 第27-29页 |
·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29-30页 |
·疾病的持久性 | 第30-34页 |
·干预措施对模型的影响效果 | 第34页 |
·数值模拟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5 一类具有性和吸毒交互传播的时滞 HIV/AIDS 传播模型 | 第37-4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解的正性及解集 | 第38-39页 |
·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 | 第39-40页 |
·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40-42页 |
·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42-43页 |
·疾病的持久性 | 第43-46页 |
·数值模拟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硕士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清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