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隧道结发光性能及电流—电压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前言 | 第8页 |
·MIM隧道结的优势 | 第8-9页 |
·MIM隧道结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1页 |
第二章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及其耦合发光机制 | 第11-25页 |
·隧道效应 | 第11-12页 |
·隧道效应的概念 | 第11页 |
·隧道效应的模型 | 第11-12页 |
·SPP的微观物理机制 | 第12-19页 |
·SPP的定义 | 第12-13页 |
·SPP存在条件 | 第13-15页 |
·SPP的激发方式 | 第15-16页 |
·SPP的色散关系及曲线图 | 第16-19页 |
·SPP与粗糙度的耦合发光 | 第19-21页 |
·发光机制讨论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MIM隧道发光结的制备 | 第25-33页 |
·膜系选择与结构设计 | 第25-26页 |
·MIM隧道结的膜系结构 | 第25-26页 |
·MIM隧道结的掩膜设计 | 第26页 |
·MIM隧道结的制备 | 第26-31页 |
·粗糙度的制备 | 第26-28页 |
·隧道结的制备 | 第28-29页 |
·正负电极的引出 | 第29-31页 |
·隧道结的缺点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MIM隧道结的发光性能与电流—电压特性 | 第33-43页 |
·MIM隧道结的发光特性与光衰减现象的测试与分析 | 第33-37页 |
·MIM隧道结发光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 第33-34页 |
·MIM隧道结光衰减现象的分析 | 第34-37页 |
·MIM隧道结负阻特性的研究 | 第37-40页 |
·负阻特性的几种解释 | 第37-38页 |
·电子束缚模型对负阻特性的解释 | 第38-40页 |
·改善MIM隧道结发光特性的方法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多层栅隧道结的发光性能及电流—电压特性 | 第43-55页 |
·多层栅隧道结的表面粗糙度 | 第43-44页 |
·多层栅隧道结中的电子共振隧穿 | 第44-47页 |
·多层栅隧道结的发光性能 | 第47-51页 |
·耐压特性 | 第47-48页 |
·发光功率 | 第48-49页 |
·发光特性 | 第49-51页 |
·多层栅隧道结的I-V特性 | 第51-53页 |
·MIIM隧道结中负阻现象的产生机制 | 第51-53页 |
·MIIM隧道结中负阻现象的应用 | 第53页 |
·多层栅隧道结的改进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8页 |
·工作小结 | 第55-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