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力学论文

生物软组织切割机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插图索引第13-16页
附表索引第16-17页
符号列表第1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20页
   ·生物软组织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第20-21页
   ·生物软组织变形建模第21-25页
     ·基于图形模型第21-22页
     ·基于物理特性模型第22-23页
     ·有限元模型第23-25页
   ·切割过程中组织断裂机理第25-29页
     ·生物软组织断裂阻抗及测试方法第25-27页
     ·生物软组织断裂力学第27-29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2章 主动脉壁组织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第31-51页
   ·主动脉组织结构第31-42页
     ·动脉血管组织成分及其结构第31-33页
     ·动脉管壁中层单元组织成分及其微观结构第33-40页
     ·生物软组织成分力学性能第40-42页
   ·单向拉伸实验第42-44页
     ·实验设备第42-43页
     ·试样准备第43页
     ·试验过程第43-44页
     ·数据整理和分析第44页
   ·主动脉组织力学性能第44-50页
     ·应力-应变特性第44-46页
     ·应力松弛特性第46-48页
     ·拉伸极限应力强度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切割实验及切割参数影响研究第51-72页
   ·切割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第51-53页
     ·试样准备第51页
     ·切割装置第51-52页
     ·实验参数第52-53页
   ·拉伸力和切割力第53-56页
     ·拉伸力第53-54页
     ·切割力第54-56页
   ·切割参数对切割力的影响第56-66页
     ·初始拉伸力的影响第56-58页
     ·组织夹持距离的影响第58-59页
     ·切割速度的影响第59-60页
     ·刀具倾斜角度的影响第60-62页
     ·刀刃圆弧半径的影响第62页
     ·切割组织方向的影响第62-63页
     ·组织厚度的影响第63-64页
     ·黏刀的影响第64-65页
     ·切割参数优化第65-66页
   ·切割参数对局部刚度的影响第66-70页
     ·初始拉伸力的影响第67-69页
     ·组织夹持距离的影响第69-70页
     ·其他切割参数的影响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生物软组织材料断裂机理第72-91页
   ·断裂理论介绍第72-74页
   ·组织破裂能第74-75页
     ·夹持能的计算第74-75页
     ·破裂切割能的计算第75页
   ·切割参数对组织破裂能的影响第75-82页
     ·初始拉伸力的影响第75-77页
     ·组织夹持距离的影响第77-78页
     ·切割速度的影响第78-79页
     ·刀具倾斜角的影响第79-80页
     ·刀刃圆弧半径的影响第80-81页
     ·切割组织方向的影响第81-82页
     ·组织厚度的影响第82页
   ·利用切割实验确定软组织的断裂特性第82-89页
     ·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第82-86页
     ·初始拉伸力对断裂韧性的影响第86-87页
     ·组织夹持距离对断裂韧性的影响第87-89页
     ·不同切割组织方向对断裂韧性的影响第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生物软组织切割过程建模第91-103页
   ·软组织切割过程分析第91-92页
   ·能量法分析第92-95页
     ·线弹性断裂第92-93页
     ·软组织切割过程能量分析第93-95页
   ·切割过程建模第95-101页
     ·变形阶段第95-97页
     ·切割阶段第97-98页
     ·破裂阶段第98-100页
     ·破裂位移第100-101页
   ·模型验证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6章 生物软组织材料切割过程有限元模型研究第103-115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03-110页
     ·问题描述第103-104页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第104-106页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第106页
     ·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第106-107页
     ·材料模型第107-110页
   ·切割过程仿真第110-113页
     ·仿真切割力与实验切割力比较第110-111页
     ·应力分布分析第111-113页
   ·仿真不同初始拉伸力的影响第113-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结论与展望第115-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径高速液体悬浮主轴热动力润滑特性与表面微结构效应研究
下一篇: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数据收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