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群体问题研究--以大连市城市低保户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综述 | 第11-22页 |
·认识与分类:社会弱势群体研究理论 | 第11-15页 |
·措施与政策:社会保障理论 | 第15-18页 |
·任务与目标:和谐社会理论 | 第18-22页 |
2 调研设计综述 | 第22-28页 |
·调研样本的选择 | 第22-23页 |
·问卷的发放与调研总结 | 第23-24页 |
·调研方法说明 | 第24-25页 |
·关于城市低保户的研究假设 | 第25页 |
·样本概况 | 第25-28页 |
3 低保群体低保标准探讨 | 第28-33页 |
·从确定低保标准的方法看低保标准 | 第28-29页 |
·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中位收入方法看低保标准 | 第28页 |
·从相关经济社会指标的增长速度对比看低保标准 | 第28-29页 |
·大连市低保标准分析 | 第29-31页 |
·大连市与其他城市的比较 | 第31-32页 |
·大连市低保救助制度执行情况 | 第32-33页 |
4 城市低保群体生存现状的定量分析 | 第33-37页 |
·个体特征变量的定量分析 | 第35-36页 |
·制度评价变量的定量分析 | 第36-37页 |
5 城市低保群体生存现状的定性分析 | 第37-43页 |
·低保政策的收益水平 | 第37-39页 |
·低保群体的就业意愿 | 第39-41页 |
·低保人群对不良现象的看法 | 第41-43页 |
6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7 政策建议 | 第44-53页 |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 第44-46页 |
·监控低保群体财产收入 | 第44页 |
·完善低保对象动态调整机制 | 第44-45页 |
·加强低保管理队伍建设 | 第45-46页 |
·低保群体的分类救助方式 | 第46页 |
·促进低保群体再就业 | 第46-50页 |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 第47页 |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 第47-49页 |
·政府部门准确提供就业信息 | 第49页 |
·扶持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 第49-50页 |
·构建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 | 第50-53页 |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系统的社会工程 | 第50-51页 |
·推进救助体系间的衔接 | 第51-53页 |
8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