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所用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2 寄养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 第10-11页 |
·寄养儿童 | 第11-12页 |
·社会化 | 第12页 |
·理论支撑 | 第12-15页 |
·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 第12-13页 |
·米德的想象演习理论 | 第13-14页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4-15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对寄养儿童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外对于寄养儿童的研究 | 第17-18页 |
3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爱国小学寄养儿童的情况及分析 | 第18-29页 |
·寄养儿童的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寄养儿童的规模 | 第18页 |
·寄养儿童的年龄及性别比 | 第18-19页 |
·寄养儿童的自理能力情况 | 第19-20页 |
·寄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情况 | 第20-21页 |
·寄养儿童的个性及心理情况 | 第21-23页 |
·寄养儿童的教育情况 | 第23-25页 |
·寄养儿童的家庭教育 | 第23-25页 |
·寄养儿童的学校教育 | 第25页 |
·寄养儿童的认同情况 | 第25-29页 |
·寄养儿童的自我认同情况 | 第26页 |
·寄养儿童的家庭认同情况 | 第26-27页 |
·寄养儿童的学校认同情况 | 第27页 |
·寄养儿童的社会认同情况 | 第27-29页 |
4 寄养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分析 | 第29-41页 |
·寄养儿童社会化困境的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寄养儿童在学习能力培养上的障碍 | 第29-30页 |
·寄养儿童在社会交往培养能力上的障碍 | 第30-31页 |
·寄养儿童在健全人格培养上的障碍引发的道德社会化的困境 | 第31-33页 |
·寄养儿童在角色认同上的障碍与自我认识的偏差 | 第33-35页 |
·寄养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亲子关系的缺乏 | 第35-37页 |
·家庭教育的缺位 | 第37-41页 |
5 化解寄养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对策 | 第41-51页 |
·化解寄养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制度基础——改变城乡二元体制 | 第41-45页 |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于寄养儿童社会化的效能 | 第45-47页 |
·加强家庭教育,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 第45-46页 |
·加强亲子互动,延续缺失的情感教育 | 第46-47页 |
·完善相应的社会工作机制 | 第47-51页 |
·完善学校的社会工作机制 | 第47-48页 |
·完善社区和社会工作组织的社会工作机制 | 第48-51页 |
6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