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年)及陆王学派论文

阳明后学现成良知思想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文献综述第13-21页
   ·选题意义第21-22页
   ·本文结构、基本思路、创新及难点第22-27页
     ·结构安排第22-23页
     ·基本思路第23-25页
     ·创新及难点第25-27页
第2章 现成良知源起论第27-45页
   ·陆象山的本心“眼前论”第27-35页
     ·“本心”内涵第27-30页
     ·本心的“眼前性”第30-33页
     ·本心与良知第33-35页
   ·王阳明的良知“见在论”第35-45页
     ·良知的见在性第36-38页
     ·至善之良知与当下必有事第38-41页
     ·一节之知与全体之知第41-45页
第3章 头脑处—本体意义上的现成良知第45-88页
   ·良知先天现成第45-58页
     ·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第45-48页
     ·向上一机第48-51页
     ·“无”之现成义第51-56页
     ·见在与源头第56-58页
   ·良知日用现成第58-68页
     ·良知的自足性与自然性第59-61页
     ·百姓日用现现成成第61-68页
   ·良知不学不虑与当下理趣第68-77页
     ·赤子之心不学不虑第69-71页
     ·孝弟慈自知自能第71-74页
     ·当下理趣第74-77页
   ·良知的自我呈发第77-88页
     ·无物而物在第78-81页
     ·自我现成第81-84页
     ·手持足行是道第84-88页
第4章 着力处—工夫意义上的现成良知第88-132页
   ·在先天心体上立根第88-102页
     ·源头上要清澈第88-91页
     ·先天立根的理据第91-92页
     ·先天立根的具体工夫形式第92-99页
     ·格见在之物第99-102页
   ·易简工夫的展开第102-112页
     ·日用间只据见在良知第102-104页
     ·悦乐心体是见在工夫第104-107页
     ·率良知第107-109页
     ·安身与行道第109-112页
   ·一切放下与当下工夫第112-122页
     ·明头脑第112-115页
     ·以不屑凑泊为工夫第115-118页
     ·直下承当第118-122页
   ·夫本末难分第122-132页
     ·真悟不言修第122-126页
     ·虚怀不作意第126-128页
     ·治对境第128-132页
第5章 工夫熟后境界第132-160页
   ·乐的追求第132-140页
     ·朱子之“悦”与“乐”第132-134页
     ·乐之活泼脱洒第134-137页
     ·乐与万物一体第137-140页
   ·狂侠气象第140-149页
     ·造命由我第140-143页
     ·解缆放船第143-146页
     ·赤手搏龙蛇第146-149页
   ·神秘境界第149-160页
     ·道的神秘性第149-153页
     ·道的神圣性第153-155页
     ·神秘与神圣的合一第155-160页
第6章 现成良知学者与王门外学者围绕现成良知思想引发的相关辩驳第160-178页
   ·对“克己”的不同解读第160-166页
   ·良知现成是否是对工夫的消逸第166-172页
   ·圣人现成是否由现成良知而来第172-178页
第7章 儒佛之辨意域中的现成良知思想与佛家之学第178-213页
   ·现成良知与识心见性第178-185页
   ·良知当下现成与佛法一切现成第185-192页
   ·及物与绝物第192-199页
   ·异端之辨第199-213页
     ·“异端”解第200-202页
     ·辟异端第202-208页
     ·儒释不可合亦不可分第208-213页
结语第213-222页
参考文献第222-231页
致谢第231-233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33页

论文共2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批评与重建—熊十力徐复观知识分子观研究
下一篇:经济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之宪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