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小半径曲线段安全措施与效果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主要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7页 |
·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系统要素分析 | 第16-17页 |
·小半径曲线段的特征与事故特点 | 第17-19页 |
·小半径曲线段的特征 | 第17-18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事故的特点 | 第18-19页 |
·小半径曲线段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19-24页 |
·平面线形对安全的影响 | 第19-21页 |
·横断面要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21-23页 |
·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23-24页 |
·小半径曲线段公路信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24-25页 |
·假设条件 | 第24页 |
·公路信息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调查分析 | 第27-48页 |
·理论方法研究 | 第27-30页 |
·直接分析法 | 第27-29页 |
·间接分析法 | 第29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假设条件 | 第30-33页 |
·驾驶员的行为分析 | 第30-31页 |
·车辆类型 | 第31-32页 |
·公路条件 | 第32页 |
·缓和曲线的处理 | 第32-33页 |
·实验数据采集方案 | 第33-37页 |
·实地勘测实验的工作方式 | 第33页 |
·实验的目的 | 第33页 |
·公路条件数据 | 第33-34页 |
·实验工具 | 第34页 |
·实验时间以及人员 | 第34-35页 |
·调查的样本量 | 第35页 |
·实验观测方案 | 第35-37页 |
·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 | 第37-47页 |
·数据分析 | 第37-44页 |
·模型建立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评价 | 第48-58页 |
·小半径曲线段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 第48-49页 |
·曲线段安全性评价方法 | 第49-51页 |
·评价原则 | 第49页 |
·评价理论 | 第49-51页 |
·本文评价方法 | 第51页 |
·公路小半径曲线段曲线的安全评价 | 第51-56页 |
·公路线形连续性要求 | 第51-52页 |
·小半径曲线段安全评价标准 | 第52-54页 |
·小半径曲线段安全评价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和效果分析 | 第58-72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设置的概状 | 第58-63页 |
·交通安全措施设置的必要性 | 第58页 |
·交通安全措施状况分析 | 第58-60页 |
·交通安全措施存在的问题 | 第60-63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设计原则 | 第63-64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实施方案 | 第64-68页 |
·改善行车视野 | 第64-65页 |
·控制行车速度 | 第65页 |
·完善交通设施 | 第65-67页 |
·优化线形组合 | 第67-68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效果分析 | 第68-71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效果分析 | 第68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效果评价 | 第68-71页 |
·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效果跟踪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论文研究成果 | 第7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2-7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