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车前部结构碰撞仿真试验及结构安全性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汽车正面碰撞安全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大客车安全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实验研究 | 第15页 |
·计算机仿真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显式有限元理论及软件应用 | 第19-25页 |
·显式有限元理论 | 第19-22页 |
·运动方程 | 第19-20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0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0-21页 |
·能量守恒定律 | 第21-22页 |
·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 | 第22-24页 |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简介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货车—大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模型验证 | 第25-43页 |
·车辆有限元模型建立流程 | 第25-26页 |
·大客车CAD模型机建立 | 第26-27页 |
·大客车有限元建模精度的关键点研究 | 第27-34页 |
·几何清理 | 第27-28页 |
·大客车连接部位模拟设置的研究 | 第28-30页 |
·薄壁帽型梁焊点模拟计算及刚度分析 | 第30-33页 |
·车身载荷的处理 | 第33-34页 |
·有限元模型参数设置 | 第34-39页 |
·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网格质量检查 | 第35-36页 |
·材料应变率 | 第36页 |
·接触的定义 | 第36-37页 |
·时间步长的设置 | 第37-38页 |
·沙漏控制 | 第38页 |
·输出卡片输出 | 第38页 |
·货车车身参数 | 第38-39页 |
·碰撞系统模型及模态分析 | 第39-41页 |
·货车大客车碰撞系统 | 第39-40页 |
·模态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大客车安全性评价体系 | 第43-50页 |
·大客车安全结构区域划分 | 第43-45页 |
·大客车骨架变形耐撞性评价参数 | 第45-46页 |
·大客车骨架刚度特性曲线的建立及评价 | 第46-48页 |
·动态压溃刚度评价曲线 | 第46-47页 |
·动态扭转刚度评价曲线 | 第47页 |
·骨架特性曲线评价标准 | 第47-48页 |
·驾驶员生存空间参数及安全性评价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大客车前部结构耐撞性分析 | 第50-69页 |
·两车碰撞工况条件的设置 | 第50页 |
·第一工况下大客车整车及关键部件变形 | 第50-54页 |
·车身部件刚度分析 | 第54-59页 |
·前围立柱刚度曲线分析 | 第54-56页 |
·地板刚度曲线分析 | 第56-58页 |
·车架刚度曲线分析 | 第58-59页 |
·第一工况下驾驶员生存空间参数评价 | 第59-60页 |
·第二工况下大客车整车及关键部件变形 | 第60-63页 |
·车身部件刚度分析 | 第63-67页 |
·第二工况下驾驶员生存空间参数评价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