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萘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PAHs的主要来源 | 第10页 |
·PAHs的主要危害 | 第10-11页 |
·PAHs引起人体免疫失调反应 | 第10页 |
·PAHs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 第10-11页 |
·PAHs的衍生物毒理作用 | 第11页 |
·PAHs的主要修复方式 | 第11-14页 |
·化学修复法 | 第11页 |
·植物修复法 | 第11-12页 |
·UV光解修复法 | 第12页 |
·微生物降解法 | 第12-14页 |
·乌梁素海简介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5-16页 |
·研究所用主要试剂盒与分析软件 | 第16页 |
·研究所用培养基配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两种分离方法 | 第17-18页 |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第18页 |
·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18-21页 |
·生长曲线 | 第21-22页 |
·标准曲线、萘降解率及单位细胞浓度萘降解率的测定 | 第22页 |
·降解特性研究 | 第22-23页 |
·氮源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2页 |
·微量元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维生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3页 |
·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菌株分离结果 | 第23-25页 |
·纯菌DNA的提取 | 第25页 |
·细菌16S rDNA的PCR扩增 | 第25页 |
·纯化后阳性克隆子的筛选和鉴定 | 第25-26页 |
·基于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第26-29页 |
·生长曲线、萘降解曲线及菌株平均降解率 | 第29-31页 |
·萘降解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氮源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31页 |
·微量元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维生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33页 |
4 讨论 | 第33-36页 |
·两种方法得到的菌株种类比较 | 第34-35页 |
·降解菌的种类 | 第35页 |
·降解能力 | 第35-36页 |
·降解影响因素 | 第36页 |
5 总结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