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20页 |
·宏观经济环境 | 第12-13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0-23页 |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3-24页 |
·资产定价理论 | 第24-25页 |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5-26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7-28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综述及同质性现象分析 | 第28-42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综述 | 第28-32页 |
·发行数量及规模 | 第28-31页 |
·发行主体 | 第31-32页 |
·同质性的表现 | 第32-39页 |
·期限结构趋同 | 第32-33页 |
·预期收益率趋同 | 第33-35页 |
·风险收益特征趋同 | 第35-37页 |
·投资标的趋同 | 第37页 |
·目标客户群划分趋同 | 第37-38页 |
·发行募资币种趋同 | 第38页 |
·营销模式趋同 | 第38-39页 |
·产品设计理念趋同,产品可复制性强 | 第39页 |
·同质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降低产品竞争力 | 第39-40页 |
·难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 第40页 |
·容易引发恶性竞争 | 第40页 |
·高同质性不利于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 | 第40-41页 |
·对行业发展的双面作用 | 第41-42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原因的探析 | 第42-71页 |
·当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分析 | 第42-61页 |
·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投资者需求分析 | 第42-44页 |
·其他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特征分析 | 第44-52页 |
·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供给方分析 | 第52-55页 |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环境分析 | 第55-61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总结与分析 | 第61-67页 |
·需求方特点总结分析 | 第62-63页 |
·银行方面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 | 第63-65页 |
·行业发展环境的总结分析 | 第65-67页 |
·同质性原因总结 | 第67-71页 |
·内部原因 | 第67-69页 |
·外部原因 | 第69-71页 |
4. 同质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71-81页 |
·基于银行角度的对策 | 第71-77页 |
·建立并完善客户信息管理体系 | 第71-72页 |
·细分客户群体,明确市场定位 | 第72页 |
·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 第72-73页 |
·规划建设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线 | 第73页 |
·建设并完善创新促进机制 | 第73-74页 |
·完善营销模式及营销考核体系 | 第74-75页 |
·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促进业务转型 | 第75页 |
·积极进行投资教育,加强客户培育 | 第75-76页 |
·加强理财产品的品牌建设 | 第76页 |
·加快实现银行体制改革 | 第76-77页 |
·基于行业监管角度的对策 | 第77-81页 |
·做好行业发展规划 | 第77页 |
·降低银行垄断地位 | 第77-78页 |
·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 第78-79页 |
·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素质 | 第79-80页 |
·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推进混业经营模式的早日实现 | 第80-8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后记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