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 第9页 |
·高速铣削加工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高速切削及其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实现高速切削的关键技术 | 第11-12页 |
·薄壁件加工现状 | 第12-15页 |
·薄壁件加工难点 | 第12-13页 |
·薄壁件的切削加工方法 | 第13-14页 |
·薄壁件加工变形预测和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高速铣削防锈铝合金LF21表面粗糙度研究 | 第17-31页 |
·高速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 第18-19页 |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19页 |
·高速铣削铝合金LF21表面粗糙度单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19-22页 |
·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21页 |
·切削宽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22页 |
·高速铣削铝合金LF21表面粗糙度的正交试验 | 第22-27页 |
·正交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 第22页 |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第22-24页 |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第24-26页 |
·表面粗糙度回归经验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26-27页 |
·已加工表面残留高度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高速铣削防锈铝合金LF21铣削力研究 | 第31-48页 |
·高速铣削切削力建模理论 | 第31-35页 |
·高速切削机理 | 第31-32页 |
·切削力来源、合力及其分力 | 第32-33页 |
·切削力建模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常用切削力模型 | 第34-35页 |
·高速铣削防锈铝合金LF21的铣削力单因素试验 | 第35-40页 |
·试验条件 | 第35-37页 |
·单因素试验设计及其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高速铣削防锈铝合金LF21的铣削力建模 | 第40-47页 |
·铣削力解析模型 | 第40-44页 |
·铣削力系数的标定 | 第44-45页 |
·立铣铣削力仿真 | 第45-46页 |
·铣削力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检验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铝合金薄壁件加工变形分析 | 第48-60页 |
·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48-50页 |
·切削力对变形的影响及其对策 | 第48页 |
·残余应力对变形的影响及其对策 | 第48-49页 |
·切削热对变形的影响及其对策 | 第49-50页 |
·夹紧力对变形的影响及其对策 | 第50页 |
·薄壁件加工变形有限元分析 | 第50-56页 |
·薄壁件侧壁加工变形有限元分析 | 第50-53页 |
·薄壁件腹板加工变形有限元分析 | 第53-56页 |
·薄壁件侧壁和腹板的试验加工 | 第56-59页 |
·薄壁件侧壁的试验加工 | 第56-57页 |
·薄壁件腹板的试验加工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薄壁整体构件的高速铣削试验研究 | 第60-67页 |
·试验样件和试验条件 | 第60-61页 |
·试验样件 | 第60页 |
·试验条件 | 第60-61页 |
·雷达波导件高速加工工艺 | 第61-65页 |
·毛坯的选用和处理 | 第61页 |
·工件的定位和装夹 | 第61-62页 |
·刀具选择 | 第62-63页 |
·工序安排 | 第63页 |
·进刀方式和走刀策略 | 第63-64页 |
·铣削参数的选择 | 第64-65页 |
·雷达波导件的加工试验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件 | 第75-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