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扬州市城区典型水体溶解氧分布特性及充氧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综述第13-28页
   ·城市水体溶解氧状况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第13-18页
     ·典型城市水体的溶解氧状况第13-14页
     ·城市水体的溶解氧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第14-16页
     ·溶解氧对城市水体水质的影响第16-18页
   ·城市水体的溶解氧模型第18-22页
     ·多宾斯-坎普(Dobbins-Camp)BOD-DO水质模型第18-19页
     ·多宾斯-坎普(Dobbins-Camp)BOD-DO水质模型修正第19-20页
     ·BOD_5-DO-温度模型第20-21页
     ·Streeter_Phelps方程(简称:S-P方程)第21-22页
   ·城市水体的充氧方法研究现状第22-26页
     ·分类第22页
     ·性能分析第22-23页
     ·充氧设备选择第23-24页
     ·国内外水质改善与修复技术应用实例第24-26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6-28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论文创新点第27-28页
2 扬州市城区水体溶解氧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第28-46页
   ·研究目的第28页
   ·典型水体及监测点选择第28页
   ·典型水体溶解氧分布测定第28-40页
     ·测定方法第28-29页
     ·测定结果与讨论第29-40页
   ·典型水体水质测定第40-44页
     ·研究方法第40-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3 水体耗氧与复氧特性研究第46-61页
   ·水体耗氧特性研究第46-56页
     ·沉积物耗氧速率测定研究第46-52页
     ·水体耗氧速率与水体COD_(Mn)关系研究第52-54页
     ·水体耗氧与底泥耗氧在河道耗氧中的贡献比较第54-56页
   ·水体复氧特性研究第56-60页
     ·藻类生长规律研究第56-57页
     ·光合复氧速率研究第57-58页
     ·水体表面复氧计算方法研究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4 水体污染负荷研究第61-71页
   ·水体总污染负荷研究第61-63页
     ·研究方法第61-63页
     ·计算结果第63页
   ·底泥污染释放特性研究第63-70页
     ·研究方法第63-6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典型河道溶解氧平衡计算第71-76页
   ·河流水质模型第71-73页
   ·模型参数确定第73页
   ·模型计算第73-75页
     ·河道需氧量计算第74页
     ·水体换水补氧流量计算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6 泥水界面充氧装置的开发与充氧性能研究第76-85页
   ·界面充氧装置构造第76-77页
   ·界面充氧装置小试实验研究第77-81页
     ·实验目的第77页
     ·研究方法第77-7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9-81页
   ·中试研究第81-84页
     ·研究方法第81-83页
     ·实验结论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7 结论与建议第85-89页
   ·结论第85-88页
   ·建议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纳米结构金属硫化物的控制合成
下一篇:宽度可调变地隙篱架型喷雾车车架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