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促进干眼模型兔泪液分泌及其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理论部分 | 第10-22页 |
1 泪液的生成 | 第10-11页 |
·正常泪腺的解剖结构 | 第10页 |
·正常泪液的生成及其动力学 | 第10-11页 |
2 干眼症的现代医学认识 | 第11-12页 |
·定义 | 第11页 |
·临床表现 | 第11页 |
·分类 | 第11-12页 |
·诊断 | 第12页 |
3 干眼症发生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中医病因病机 | 第12-14页 |
·西医的发病机制 | 第14-15页 |
4 干眼症治疗的临床研究 | 第15-18页 |
·干眼症的西医治疗 | 第15-16页 |
·干眼症的中医药治疗 | 第16页 |
·干眼症的针灸治疗 | 第16-18页 |
5 针刺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18-19页 |
·针刺治疗作用的中医理论 | 第18页 |
·关于经络腧穴的实质的假说 | 第18-19页 |
6 干眼症的实验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干眼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19-21页 |
·干眼症实验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31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主要材料及试剂 | 第22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观察指标、测定方法及观察时间 | 第22-2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4页 |
2 结果 | 第24-27页 |
·泪流量 | 第24-25页 |
·角膜荧光素染色 | 第25-26页 |
·泪腺中乙酰胆碱 | 第26页 |
·泪液中乳铁蛋白含量 | 第26-27页 |
·泪腺微观形态学变化 | 第27页 |
3 讨论 | 第27-31页 |
·局部滴用阿托品建立干眼模型的特点 | 第27页 |
·针刺后SIT/FL变化的意义 | 第27-28页 |
·针刺后乙酰胆碱、乳铁蛋白变化的意义 | 第28-29页 |
·针刺后泪腺微观形态变化的意义 | 第29页 |
·针刺治疗干眼症的机制探讨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图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