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以二氧化硅为基的磁性药物载体的研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26页
   ·引言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20页
     ·光动力学疗法第12-15页
     ·靶向给药系统和磁性纳米制剂第15-18页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性质和应用第18-19页
     ·纳米复合材料第19-2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第20-24页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2 研究方法、原理和测试仪器第26-33页
   ·研究方法、原理第26-28页
     ·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第26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第26-27页
     ·微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第27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貌第27页
     ·利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制备的纳米粒子的成分第27页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证实药物包裹在磁性载体中第27页
     ·利用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RNO)的脱色反应检测光动力学效应第27-28页
     ·超声化学机理第28页
   ·实验仪器、实验试剂及方法第28-33页
     ·实验仪器第28-29页
     ·实验试剂第29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9-30页
     ·X-ray衍射仪第30页
     ·红外光谱仪第30-31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31-33页
3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分散性研究第33-43页
   ·实验部分第33-34页
     ·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第33页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第33页
     ·四个对照实验讨论四氧化三铁的分散性第33-3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共沉淀法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形貌观察第34-35页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XRD图谱第35-36页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第36页
     ·四个对照实验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形貌观察第36-39页
   ·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中团聚产生的原因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分散机理研究第39-40页
     ·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中团聚产生的原因第39页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分散机理研究第39-40页
   ·四氧化三铁的表面改性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溶胶-凝胶法制备以二氧化硅为基的PHPP磁性载体第43-55页
   ·实验部分第43-45页
     ·溶胶-凝胶法合成二氧化硅第43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第43页
     ·光动力学药物PHPP磁性载体的制备第43-44页
     ·光动力学药物PHPP磁性载体的表征第44-45页
     ·光动力学药物PHPP磁性载体的包封率测试第45页
     ·检测光动力学效应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3页
     ·形态学观察第45-4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7-48页
     ·X-ray衍射分析第48页
     ·紫外测试第48-49页
     ·包封率测试第49-50页
     ·检测光动力学效应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微乳液法制备以二氧化硅为基的紫红素-18磁性载体第55-63页
   ·实验部分第55-57页
     ·光动力学药物紫红素-18磁性载体的制备第55-56页
     ·光动力学药物紫红素-18磁性载体的表征第56页
     ·制备过程最大投药量测试第56-57页
     ·检测光动力学效应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1页
     ·形态学观察第5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57-58页
     ·紫外测试第58-59页
     ·最大投药量测试第59-60页
     ·检测光动力学效应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6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氟联苯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及合成研究
下一篇: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共聚酯的合成及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