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悬赏取证的概述 | 第8-13页 |
·悬赏取证的概念及性质 | 第8-10页 |
·悬赏取证的定义 | 第8-9页 |
·民事悬赏取证的性质 | 第9-10页 |
·民事悬赏取证的现实基础 | 第10-13页 |
·“取证难”的现状 | 第10-11页 |
·证人作证制度不完善 | 第11-12页 |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周全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民事悬赏取证的法律效力及现实意义 | 第13-20页 |
·悬赏取证的法律效力 | 第13-19页 |
·民事诉讼中“悬赏取证”与其他取证方式的界定 | 第14-16页 |
·民事悬赏证据的证据资格 | 第16-18页 |
·民事悬赏证据的证明力 | 第18-19页 |
·民事诉讼中悬赏取证的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法律意义 | 第19页 |
·社会意义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国内民事悬赏取证的现状 | 第20-26页 |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21-22页 |
·我国悬赏取证的适用现状 | 第22-26页 |
·悬赏取证在刑事、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 第22-24页 |
·民事诉讼中悬赏取证的现状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国外民事悬赏取证的立法现状 | 第26-28页 |
·国外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26-28页 |
·英美法系 | 第26-27页 |
·大陆法系 | 第27-28页 |
第五章 “悬赏取证”问题的立法和司法完善 | 第28-38页 |
·充实和完备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取证权利 | 第28-31页 |
·强化当事人取证权利,细化当事人取证的手段和方式 | 第29页 |
·完善当事人取证权利的救济机制 | 第29-31页 |
·完善证人作证制度 | 第31-33页 |
·建立强制证人出庭制度 | 第31页 |
·建立庭外证人证言笔录制度 | 第31-32页 |
·建立证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 | 第32-33页 |
·完善民事诉讼中的非法排除规则 | 第33-35页 |
·区分“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 | 第33-34页 |
·关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界定 | 第34-35页 |
·实践上对悬赏取证的规制 | 第35-38页 |
·加强法院对当事人调查取证的指导 | 第35-36页 |
·通过形成判例以指导法官统一裁判标准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