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公共管理理念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 | 第15-23页 |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念 | 第15-16页 |
·突发公共事件和危机管理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过程 | 第17-23页 |
·危机预测 | 第18-19页 |
·危机识别 | 第19-20页 |
·危机估计 | 第20页 |
·危机应对 | 第20-22页 |
·危机监控 | 第22-23页 |
第3章 钦州港溢油应急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35页 |
·钦州港口概况 | 第23-28页 |
·各作业区码头泊位情况 | 第23-25页 |
·钦州港航道 | 第25页 |
·钦州港锚地 | 第25-26页 |
·钦州港原油过驳锚地 | 第26-28页 |
·钦州港面临的防治船舶污染形势 | 第28页 |
·钦州港溢油应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钦州港溢油预警预案制定情况 | 第28-29页 |
·钦州港现有溢油应急设备 | 第29页 |
·钦州港现有溢油应急人员 | 第29页 |
·钦州港溢油应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29-32页 |
·溢油应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未能得到地方政府的真正重视 | 第30-31页 |
·海上污染应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 第31页 |
·溢油应急设备不足 | 第31-32页 |
·应急队伍建设发展缓慢 | 第32页 |
·现代化的溢油监视监测手段缺乏 | 第32页 |
·钦州港溢油应急服务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缺乏对危机的辨识 | 第33页 |
·缺乏危机的应对设备 | 第33页 |
·政府对应对溢油危机缺乏相应的规划 | 第33-34页 |
·公共保障机制未建立 | 第34页 |
·缺乏应对溢油危机政策宣传和引导 | 第34-35页 |
第4章 提高钦州港溢油应急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 第35-43页 |
·转变公共服务理念 | 第35-36页 |
·完善溢油应急反应机制 | 第36-37页 |
·构建面向东盟的溢油应急协作机制 | 第36页 |
·建立并运行北部湾海域区域溢油应急联动机制 | 第36页 |
·完善船舶溢油污染应急预案体系 | 第36-37页 |
·加强溢油应急公共资源建设 | 第37-40页 |
·合理规划溢油应急资源 | 第37-38页 |
·整合辖区码头防污染设施设备资源 | 第38-39页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第39-40页 |
·建立溢油应急反应队伍 | 第40-41页 |
·专业应急队伍人员方面 | 第40页 |
·技术保障方面 | 第40-41页 |
·加强港口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资金保障 | 第41-43页 |
·加强财政预算保障支持 | 第41页 |
·以港建费征收返还提供支持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