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小麦条锈菌 | 第10-12页 |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及流行 | 第10页 |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细胞学、生物化学研究 | 第10-11页 |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1页 |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研究趋势 | 第11-12页 |
·G 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G 蛋白的特点及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功能 | 第12页 |
·大 G 蛋白α亚基基因在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大 G 蛋白β亚基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小 G 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玉米瘤黑粉菌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玉米瘤黑粉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制 | 第14页 |
·玉米瘤黑粉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克隆全长 CDNA 的方法-RACE 技术 | 第15-16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 | 第16-17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原理 | 第16页 |
·荧光定量 PCR 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小麦条锈菌吸器提取体系建立及全 RNA 提取 | 第18-24页 |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8页 |
·材料 | 第18页 |
·试剂 | 第18页 |
·仪器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小麦幼苗培养、接种和取样 | 第18页 |
·琼脂糖凝胶柱的制备 | 第18-19页 |
·小麦条锈菌吸器的提取 | 第19-20页 |
·显微镜观察提取的吸器 | 第20页 |
·吸器全 RNA 提取 | 第20-21页 |
·小麦条锈菌吸器总 RNA 浓度、纯度及完整性检测 | 第21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21-22页 |
·吸器分离效率与纯度检测 | 第21-22页 |
·分离吸器的完整性及形态 | 第22页 |
·总 RNA 浓度、纯度及完整性检测 | 第22页 |
·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小麦条锈菌 PsBpp1 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24-35页 |
·材料、试剂及样品制备 | 第24-25页 |
·供试菌种和小麦品种 | 第24页 |
·试剂盒、工具酶、克隆载体、菌种及其他试剂 | 第24页 |
·接种和培养 | 第24页 |
·取样量及取样时间 | 第24-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RACE 技术扩增 PsBpp1 完整 cDNA 序列 | 第25-27页 |
·Real Time PCR 分析 | 第27-28页 |
·异源互补玉米瘤黑粉菌 DBpp1 突变体 | 第28-30页 |
·小麦条锈菌 PsBPP1 基因序列分析 | 第30页 |
·小麦条锈菌 PsBPP1 基因相似性和同源性搜索 | 第30页 |
·小麦条锈菌 PsBPP1 的蛋白序列分析 | 第30页 |
·小麦条锈菌 PsBPP1 不同生理小种间序列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小麦条锈菌 PsBPP1 基因全长 cDNA 及基因组 DNA | 第30页 |
·序列相似性及同源性搜索 | 第30页 |
·氨基酸序列的推测 | 第30-31页 |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1-32页 |
·小麦条锈菌不同生理小种间 PsBPP1 蛋白序列分析 | 第32页 |
·Real time PCR 分析 | 第32页 |
·玉米瘤黑粉 SG200DBPP1 突变体恢复试验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