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回顾 | 第13-17页 |
·国内关于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研究的成果及整体评价 | 第13-14页 |
·国外关于失地农民社会地位的研究成果及整体评价 | 第14-17页 |
·基础理论——社会分层理论 | 第17-18页 |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 第17-18页 |
·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 第18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8-23页 |
·核心概念的确定 | 第18-1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20页 |
·研究的假设与逻辑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抽样设计 | 第21-23页 |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3-24页 |
·创新点 | 第23页 |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各社会分层指标下城中村原住民的客观社会地位 | 第24-37页 |
·上尧村概况 | 第24-25页 |
·上尧村原住民的就业情况分析 | 第25-27页 |
·上尧村原住民目前的就业水平 | 第25-26页 |
·目前上尧村原住民的职业分布情况 | 第26-27页 |
·上尧村原住民的经济状况分析 | 第27-32页 |
·上尧村原住民的收入状况分析 | 第27-30页 |
·上尧村原住民的财富状况分析 | 第30-32页 |
·上尧村原住民的教育水平 | 第32-33页 |
·上尧村原住民的政治参与情况 | 第33-34页 |
·上尧村原住民的客观综合社会地位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不同群体对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 | 第37-45页 |
·上尧村原住民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 | 第37-39页 |
·其他市民对上尧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 | 第39-40页 |
·政府工作人员对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 | 第40-41页 |
·小结: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及其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 | 第41-43页 |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的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模糊性的社会效应 | 第45-56页 |
·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导致人们对原住民生活境遇的认识不一致 | 第45-49页 |
·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导致人们对治理城中村的政策期待不一致 | 第49-51页 |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模糊性对人们的行动逻辑产生重大的影响 | 第51-56页 |
·城中村原住民对生活的满意度 | 第52页 |
·对于自身最不满意生活情况原住民采取行动的情况 | 第52-54页 |
·原住民参加群体性事件的情况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得出的主要结论 | 第56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