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对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及其效应分析--以南宁市西乡塘区上尧村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4页
   ·引言第10-11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文献回顾第13-17页
     ·国内关于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研究的成果及整体评价第13-14页
     ·国外关于失地农民社会地位的研究成果及整体评价第14-17页
   ·基础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第17-18页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第17-18页
     ·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第18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18-23页
     ·核心概念的确定第18-19页
     ·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研究的对象第20页
     ·研究的假设与逻辑框架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抽样设计第21-23页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3-24页
     ·创新点第23页
     ·不足之处第23-24页
第二章 各社会分层指标下城中村原住民的客观社会地位第24-37页
   ·上尧村概况第24-25页
   ·上尧村原住民的就业情况分析第25-27页
     ·上尧村原住民目前的就业水平第25-26页
     ·目前上尧村原住民的职业分布情况第26-27页
   ·上尧村原住民的经济状况分析第27-32页
     ·上尧村原住民的收入状况分析第27-30页
     ·上尧村原住民的财富状况分析第30-32页
   ·上尧村原住民的教育水平第32-33页
   ·上尧村原住民的政治参与情况第33-34页
   ·上尧村原住民的客观综合社会地位第34-37页
第三章 不同群体对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第37-45页
   ·上尧村原住民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第37-39页
   ·其他市民对上尧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第39-40页
   ·政府工作人员对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主观评判第40-41页
   ·小结: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及其原因分析第41-45页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第41-43页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的原因分析第43-45页
第四章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模糊性的社会效应第45-56页
   ·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导致人们对原住民生活境遇的认识不一致第45-49页
   ·社会地位认识的模糊性导致人们对治理城中村的政策期待不一致第49-51页
   ·城中村原住民社会地位的模糊性对人们的行动逻辑产生重大的影响第51-56页
     ·城中村原住民对生活的满意度第52页
     ·对于自身最不满意生活情况原住民采取行动的情况第52-54页
     ·原住民参加群体性事件的情况第54-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8页
   ·得出的主要结论第56页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下一篇: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及对策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