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LiFePO4/C的新型制备方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引言第12页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2-13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3-14页
   ·锂离子正极材料概述第14-16页
     ·锂离子正极材料特点第14-15页
     ·锂离子正极材料市场分布第15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原则第15-16页
   ·锂离子正极材料 LiFePO_4充放电机理和制备方法的综述第16-23页
     ·LiFePO_4结构和充放电机理第16-17页
     ·LiFePO_4脱嵌锂离子机理第17页
     ·LiFePO_4的制备方法第17-23页
   ·LiFePO_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第23-26页
     ·LiFePO_4的主要缺点第23页
     ·低电导率的改进方法第23-25页
     ·提高粒子扩散速率的方法第25-26页
     ·提高材料的堆积密度第26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6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实验药品及设备第28-31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8-29页
     ·实验试剂第28页
     ·实验仪器第28-29页
   ·物理性能测试与表征设备第29-30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2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9-30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0-31页
     ·充放电测试第30-31页
第3章 纳米 FePO_4/PAAM 前驱体的合成第31-36页
   ·引言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PAAM 分散剂不同浓度下的 FePO_4/PAAM 前驱体的合成方法第31-32页
   ·结果和讨论第32-35页
     ·PAAM 浓度对 FePO_4/PAAM 前驱体结晶相的影响第32页
     ·PAAM 浓度对 FePO_4/PAAM 前驱体物相的影响第32-33页
     ·FePO_4与 FePO_4/PAAM 前驱体在烧结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固相法合成 LiFePO_4/C第36-41页
   ·引言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37页
     ·LiFePO_4/C 的合成方法第36页
     ·形态和物相分析第36页
     ·电池极片的制备及电池性能测试第36-37页
   ·结果和讨论第37-40页
     ·不同焙烧温度合成 LiFePO_4/C 的 XRD 分析第37页
     ·不同焙烧温度合成 LiFePO_4/C 的 SEM 分析第37-38页
     ·不同焙烧温度合成 LiFePO_4/C 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分析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低温蒸汽反应-高温晶化合成法合成 LiFePO_4/C第41-60页
   ·引言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LiFePO_4/C 的合成方法第41页
     ·形态和物相分析第41页
     ·电池极片的制备及电池性能测试第41-42页
   ·结果和讨论第42-53页
     ·FePO_4/PAAM 中 PAAM 含量对反应釜产物的形态和物相的影响第42-43页
     ·FePO_4/PAAM 中 PAAM 含量对 LiFePO_4/C 的形态和物相影响第43-44页
     ·FePO_4/PAAM 中 PAAM 含量对 LiFePO_4/C 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4-47页
     ·反应釜温度对反应釜产物形态和物相的影响第47-48页
     ·焙烧温度对 LiFePO_4/C 的形态和物相的影响第48-50页
     ·焙烧温度对 LiFePO_4/C 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0-53页
   ·以水合醋酸锂锂源合成 LIFEPO_4/C第53-59页
     ·LiFePO_4/C 的合成方法第53页
     ·结果和讨论第53-59页
       ·反应釜温度对反应釜产物形态和物相的影响第53-54页
       ·焙烧温度对 LiFePO_4/C 的形态和物相的影响第54-56页
       ·焙烧温度对 LiFePO_4/C 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历时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不断句失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