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24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一)、教界关于准提法的诸种文献和资料 | 第13-17页 |
(二)、学界关于准提法的研究成果 | 第17-24页 |
第一章 现代准提法转型的时代背景 | 第24-38页 |
一、 近代密宗热潮是准提法于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外在契机 | 第24-28页 |
(一)、东瀛求法与唐密回归 | 第24-26页 |
(二)、藏密东传与入藏求法 | 第26-28页 |
二、 已有的信仰基础是准提法转型及发展的内部条件 | 第28-38页 |
(一)、明清准提之风大盛 | 第28-31页 |
(二)、道(辰殳)流的影响 | 第31-35页 |
(三)、准提咒在现代佛教中的广泛应用 | 第35-38页 |
第二章 准提法理论与实践体系在当代的发展 | 第38-71页 |
一、 首愚对准提法的禅学化改造 | 第38-47页 |
(一)、首愚对准提法理论的禅学化改造 | 第39-42页 |
(二)、首愚对准提法行持的禅学化改造 | 第42-45页 |
(三)、学理的阐释:首愚对准提法改造的人间化特点 | 第45-47页 |
二、 高七居士对准提法的现代化改造 | 第47-71页 |
(一)、高七居士对准提法理论体系的创新 | 第48-62页 |
(二)、现代化的准提法教学及推广体系 | 第62-71页 |
第三章 准提宗的提出及雏形之确立 | 第71-87页 |
一、 准提宗的提出及雏形确立 | 第71-77页 |
(一)、完善而独特理论的树立 | 第73-74页 |
(二)、契机契理解决当时佛教发展矛盾 | 第74-77页 |
(三)、建立独立的传播团队体制 | 第77页 |
二、 准提宗确立之思想依据 | 第77-87页 |
(一)、宗风:准提法的独部法 | 第78-80页 |
(二)、宗要:准提法的密圆特质 | 第80-87页 |
第四章 准提法之现代转型特点与原因分析 | 第87-93页 |
一、 准提法思想体系的人间化 | 第87-89页 |
二、 企业化佛教:准提法传播与组织形式的现代化 | 第89-91页 |
三、 准提法修行团队的居士化 | 第91-93页 |
结语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