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思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和产生原因 | 第14-21页 |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 第14页 |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第14-17页 |
·目的动机利益性 | 第15页 |
·原因背景多样性 | 第15-16页 |
·参与主体复杂性 | 第16页 |
·行为表达过激性 | 第16页 |
·处置难度艰巨性 | 第16-17页 |
·社会危害严重性 | 第17页 |
·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 | 第17-21页 |
·立法不完善导致部分人利益受损 | 第18页 |
·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 | 第18-19页 |
·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 | 第19页 |
·少数部门“单打独斗”的处理方式造成矛盾激化 | 第19-21页 |
第3章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法律问题 | 第21-27页 |
·群体性事件防范中的法律问题 | 第21-22页 |
·防范措施选择方面政策与法律冲突 | 第21页 |
·政府职能部门权力配置不合理 | 第21-22页 |
·限制参与者人身自由无法律依据 | 第22页 |
·群体性事件处置行动中的法律问题 | 第22-27页 |
·主观认识上存在误区 | 第22-23页 |
·处置主体不明确 | 第23-24页 |
·有关法律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 第24-25页 |
·执法的决定权与执行权分离 | 第25-27页 |
第4章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 | 第27-40页 |
·加强立法 | 第28-29页 |
·制订《社会保障法》 | 第28页 |
·完善《劳动法》 | 第28-29页 |
·完善和制定征地拆迁相关法律法规 | 第29页 |
·尽快出台《移民法》 | 第29页 |
·对现行法律进行补充和修改 | 第29-33页 |
·请愿权应纳入宪法保护 | 第29-30页 |
·放宽有关法律法规中对公民表达意见形式上的限制 | 第30-31页 |
·将集会游行示威的执行机关和审批机关分开 | 第31-32页 |
·增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 第32-33页 |
·制定专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规 | 第33-37页 |
·明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指导思想 | 第33页 |
·明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 | 第33-34页 |
·明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明确建立情报信息工作机制 | 第35-36页 |
·明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 | 第36页 |
·明确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的职责 | 第36-37页 |
·明确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工作 | 第37页 |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提高执法队伍的水平和能力 | 第37页 |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 第37-38页 |
·把人民群众诉求纳入法制化渠道 | 第38页 |
·全面提高公民法制意识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