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 | 第14-18页 |
·减排政策研究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和全文框架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机理分析 | 第22-28页 |
·经济发展的内涵 | 第22页 |
·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 | 第22-23页 |
·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循环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 | 第24页 |
·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 第24-28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省市碳排放量的测算及区域划分 | 第28-35页 |
·碳排放量的测算 | 第28页 |
·数据来源 | 第28-31页 |
·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 第28-29页 |
·计算方法 | 第29页 |
·基础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计算结果及单位说明 | 第30-31页 |
·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划分 | 第31-32页 |
·二氧化碳排放的简单区域对比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5-55页 |
·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与GDP变化 | 第35-37页 |
·EKC模型构建与区域对比 | 第37-43页 |
·EKC模型简化式前提条件的检验 | 第37-39页 |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第39页 |
·三大区域EKC模型实证分析 | 第39-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3页 |
·二氧化碳排放LMDI分解模型 | 第43-53页 |
·LMDI模型构建 | 第45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5-46页 |
·总效应 | 第46-48页 |
·生产效应 | 第48-49页 |
·结构效应 | 第49-51页 |
·强度效应 | 第51-52页 |
·各效应变动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本节小结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5-61页 |
·以财税政策为杠杆,为节能减排提供助力 | 第55-57页 |
·以货币信贷为依托,为企业减排提供资金支持 | 第57-58页 |
·以土地审批为手段,为节能减排提供推力 | 第58页 |
·以法律法规为后盾,为节能减排提供保障 | 第58-59页 |
·以国际合作为契机,加快节能减排步伐 | 第59页 |
·以教育宣传为辅助手段,促进低碳生活理念的实践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B 原始数据 | 第6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