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 第17-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7-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物理化学模型和数值方法 | 第24-41页 |
·前言 | 第24页 |
·物理模型 | 第24-29页 |
·热力学模型 | 第24-25页 |
·双温度模型 | 第25-26页 |
·振动松弛方程 | 第26-27页 |
·状态方程 | 第27-28页 |
·比热计算 | 第28-29页 |
·输运模型 | 第29页 |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29-32页 |
·化学振动耦合 | 第30页 |
·化学反应式与反应速率系数 | 第30-31页 |
·化学反应源项的计算 | 第31-32页 |
·二维/轴对称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 第32-35页 |
·控制方程 | 第32-34页 |
·定解条件 | 第34-35页 |
·控制方程数值求解 | 第35-41页 |
·坐标变换 | 第35-36页 |
·雅可比系数矩阵及分裂 | 第36-37页 |
·差分离散 | 第37页 |
·隐式处理方法(LU-SGS) | 第37-38页 |
·差分格式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压缩拐角流动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41-72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流场计算方法与程序校验 | 第42-44页 |
·热化学模型 | 第42页 |
·流场计算程序及校验 | 第42-44页 |
·流场分析 | 第44-53页 |
·分离特性分析 | 第44-46页 |
·流场结构分析 | 第46-49页 |
·流场热化学状态分析 | 第49-53页 |
·来流参数对流动的影响 | 第53-57页 |
·来流马赫数不变,来流焓值的影响 | 第53-55页 |
·来流温度不变,马赫数的影响 | 第55页 |
·来流速度不变,来流温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壁面参数对流动的影响 | 第57-61页 |
·自由流非平衡的影响 | 第61-69页 |
·算例条件和计算方法简介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压缩面压力系数估算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斜激波入射平板边界层流动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72-99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计算方法和算例条件 | 第73-75页 |
·计算方法 | 第73页 |
·算例条件 | 第73-74页 |
·网格 | 第74页 |
·边界条件 | 第74-75页 |
·流场结构分析 | 第75-82页 |
·未分离流场结构分析 | 第75-79页 |
·分离流场结构分析 | 第79-82页 |
·来流马赫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82-86页 |
·来流马赫数对壁面热流率和压力特性的影响 | 第82-85页 |
·来流马赫数对分离区的影响 | 第85-86页 |
·尖劈角度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86-89页 |
·壁面条件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89-93页 |
·壁温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89-92页 |
·壁面催化特性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92-93页 |
·边界层状态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93-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第五章 双锥流动分析 | 第99-107页 |
·引言 | 第99页 |
·低焓氮气双锥流场模拟 | 第99-104页 |
·算例条件和计算方法 | 第99-100页 |
·网格收敛性分析 | 第100-102页 |
·双锥流场结构分析 | 第102-104页 |
·国外部分研究成果总结 | 第104-106页 |
·双锥流场层流和定常与否的讨论 | 第104-105页 |
·数值耗散对流场的影响 | 第105页 |
·振动能松弛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化学反应的影响 | 第106页 |
·小结与启示 | 第106-107页 |
结束语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2-113页 |
附录A Gupta 空气化学反应模型与反应速率系数(C.G.S) | 第113-114页 |
附录B 11组元模型催化物系数Zij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