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预算监督主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政府预算监督主体构建的基本原理第16-23页
   ·政府预算监督的界定第16页
   ·政府预算监督主体的涵义及构成第16-18页
   ·预算监督主体构建的重要性第18-19页
     ·预算监督主体是监督行为的载体第18-19页
     ·监督主体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是预算监督有效性的保障第19页
     ·监督主体自身建设是履行其监督职能的基础第19页
   ·理论依据第19-23页
     ·阿利克斯学派理论第19-20页
     ·权力制约理论第20-21页
     ·公民社会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我国政府预算监督主体构建的现状第23-32页
   ·财政预算监督主体构建方面的初步成效第23-25页
     ·政府预算监督主体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第23页
     ·预算监督主体日趋多元化第23-24页
     ·预算监督主体的地位和权威有所提高第24-25页
     ·预算监督主体自身建设有所加强第25页
   ·财政预算监督主体构建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关于预算监督主体的法律修订缓慢且缺乏可行性第25-26页
     ·预算监督主体实际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还不够第26-27页
     ·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第27-28页
     ·预算监督主体自身建设力度不够第28页
     ·预算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第28-29页
   ·财政预算监督主体构建问题存在的原因第29-32页
     ·法治社会建设滞后第29-30页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第30页
     ·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第30-32页
第4章 克服我国财政预算监督构建问题的对策建议第32-41页
   ·继续完善预算监督主体的法律法规第32-33页
     ·完善预算监督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第32页
     ·完善监督主体权力和程序方面的立法第32-33页
   ·提高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33-35页
     ·强化人大对预算监督的权威性第33页
     ·保证司法部门和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第33-34页
     ·强化财政部门的纵向监督力度第34页
     ·增强预算监督主体追惩监督客体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第34-35页
   ·完善社会监督主体与舆论监督主体第35-37页
     ·完善预算社会监督主体第35-36页
     ·完善预算舆论监督主体第36-37页
   ·理顺监督主体的关系第37-38页
     ·划清预算监督主体的职责范围第37-38页
     ·形成预算监督主体的闭路环形监督链第38页
   ·加强预算监督主体自身的建设第38-41页
     ·首要是加强预算监督主体监督程序的建设第38-39页
     ·提高监督主体内部主体自身的素质第39-41页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系统优化研究
下一篇: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廉政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