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水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2-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三 选题方法及创新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水墨元素的概况 | 第15-28页 |
第一节 水墨元素的基本内容 | 第15-21页 |
一 笔触墨点 | 第15-17页 |
二 水墨线条 | 第17-19页 |
三 水墨色彩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水墨元素的主要特征 | 第21-28页 |
一 富于变幻的墨象美 | 第21-23页 |
二 简练传神的形式感 | 第23-24页 |
三 知白守黑的中国韵 | 第24-28页 |
第二章 水墨元素与招贴设计的渊源 | 第28-32页 |
第一节 水墨元素与招贴设计的源起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水墨元素与招贴设计的交融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水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第32-41页 |
第一节 招贴设计中彩墨的运用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水墨元素与现代招贴设计形式的结合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设计水墨元素在招贴中的体现 | 第37-41页 |
第四章 水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 第41-50页 |
第一节 招贴设计中水墨元素的文化意蕴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招贴设计对水墨元素表现手法的借鉴 | 第42-48页 |
一 “计白当黑”的虚实魅力 | 第42-44页 |
二 物象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第44-46页 |
三 合理经营物象位置 | 第46-48页 |
第三节 水墨招贴设计对文化的传承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