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税制下政府间税收竞争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32页 |
·税收竞争的定义 | 第22-23页 |
·税收竞争的成因 | 第23-24页 |
·税收竞争的效应 | 第24-28页 |
·关于纵向税收竞争 | 第28页 |
·税收竞争的协调 | 第28-29页 |
·文献评述 | 第29-32页 |
第2章 税收竞争的基本概念 | 第32-42页 |
·定义剖析 | 第32-35页 |
·竞争主体 | 第32-33页 |
·竞争对象 | 第33-34页 |
·竞争手段 | 第34-35页 |
·税收竞争分类 | 第35-36页 |
·横向与纵向 | 第35-36页 |
·适度与过度 | 第36页 |
·制度内与制度外 | 第36页 |
·进取型、制度型和掠夺型 | 第36页 |
·影响税收竞争的因素 | 第36-39页 |
·国家规模和组成 | 第37页 |
·资源配置方式 | 第37页 |
·财政分权程度 | 第37-38页 |
·要素流动程度 | 第38-39页 |
·税制结构差异 | 第39页 |
·法治状况 | 第39页 |
·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税收竞争的积极效应 | 第39-40页 |
·税收竞争的消极效应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发展 | 第42-56页 |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发展 | 第42-51页 |
·竞争主体的成长 | 第42-43页 |
·竞争对象的发展 | 第43-46页 |
·竞争手段的变换 | 第46-51页 |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存在税收竞争吗 | 第51-54页 |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不存在税收竞争 | 第51-53页 |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存在着税收博弈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空间格局 | 第56-72页 |
·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 | 第56-61页 |
·空间计量与空间加权矩阵 | 第56-57页 |
·Moran's I指标值和空间分布图 | 第57-59页 |
·空间模型 | 第59-60页 |
·估计方法、拟合度和检验 | 第60-61页 |
·样本数据与变量选择 | 第61-64页 |
·税率的计算 | 第61-62页 |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62-63页 |
·经济社会发展变量的选择 | 第63-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一阶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二阶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税收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72-82页 |
·引言 | 第72-74页 |
·数理和计量模型 | 第74-75页 |
·数据与变量说明 | 第75-76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6-81页 |
·估计方法 | 第76-77页 |
·估计结果 | 第77-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现阶段税收竞争的消极效应考察 | 第82-100页 |
·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82-85页 |
·税收竞争弱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效应 | 第83页 |
·后发地区政府在税收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 第83-84页 |
·后发地区实施经济赶超的财力基础孱弱 | 第84-85页 |
·产业结构扭曲 | 第85-89页 |
·重复建设扭曲区域资源配置 | 第85-86页 |
·产业重型化面临环境和资源约束 | 第86-88页 |
·产业转移中的“外部性”转移 | 第88-89页 |
·财政风险加剧 | 第89-91页 |
·导致财政风险不断积累 | 第89-90页 |
·导致财政收入流失 | 第90-91页 |
·税负结构失衡 | 第91-94页 |
·不同所有制的税收歧视 | 第91页 |
·不同要素流转性的税收歧视 | 第91-93页 |
·不同企业规模的税收歧视 | 第93-94页 |
·公共产品提供方面 | 第94-97页 |
·蔑视法制和权力失控 | 第97-99页 |
·税收法制遭到严峻挑战 | 第97-98页 |
·税收执法权被扭曲和滥用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7章 不利税收竞争规范的因素探讨 | 第100-117页 |
·中国特色财政分权和政绩考核激励机制 | 第100-103页 |
·政绩考核与“机会主义倾向” | 第100-101页 |
·政治锦标赛和“短视主义” | 第101-102页 |
·地方政府行为公司化 | 第102-103页 |
·财政分权模式 | 第103-109页 |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过渡性 | 第103-106页 |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第106-109页 |
·地方政府收入结构 | 第109-112页 |
·中国地方财政显著的特征:土地财政 | 第109-111页 |
·土地财政与税收竞争的内在联系:差别地价 | 第111-112页 |
·税制设计与征管 | 第112-114页 |
·税制结构不合理 | 第112-113页 |
·税收任务管理脱离实际 | 第113-114页 |
·税收管理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114页 |
·市场化发育程度 | 第114-116页 |
·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受限 | 第114-115页 |
·政府对资源控制从未放松 | 第115-116页 |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8章 良性税收竞争秩序的构建 | 第117-127页 |
·总体目标和政策要点 | 第117页 |
·打造适格的税收竞争主体 | 第117-119页 |
·树立公共服务导向的施政理念 | 第117-118页 |
·提高政府机构行政效率 | 第118-119页 |
·加强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约束 | 第119页 |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 第119-124页 |
·完善我国分税制 | 第119-121页 |
·清理与税法及相关政策规定不符的地方性政策规定 | 第121-122页 |
·不断深化“费改税” | 第122-123页 |
·加强地方政府预算约束 | 第123-124页 |
·建立竞争性协调机制 | 第124页 |
·依法治税和管理制度规范化 | 第124-126页 |
·精细化的税收立法和细致的税收征管操作规程 | 第124-125页 |
·革新税收管理,严格依法征税 | 第125-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结论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