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耕地管理与保护论文

巴彦县耕地资源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引言第13-30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25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6-18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8-25页
   ·研究思路第25-26页
   ·研究重点及难点第26页
     ·研究重点第26页
     ·研究难点第26页
   ·研究预期的创新点第26页
   ·研究方法第26-30页
2 耕地资源利用变化的理论基础第30-38页
   ·相关内涵界定第30-33页
     ·耕地数量变化内涵第30页
     ·耕地景观格局内涵第30-31页
     ·耕地质量变化内涵第31-32页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第32页
     ·耕地资源利用变化内涵第32-33页
   ·相关理论第33-38页
     ·人地关系理论第33-3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4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34-35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35页
     ·土地利用伦理理论第35-36页
     ·系统理论第36-37页
     ·耕地稀缺理论第37页
     ·生态平衡理论第37-38页
3 研究区现状与数据处理第38-49页
   ·研究区概况第38-42页
     ·地理位置第38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38-40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40-42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2-44页
   ·耕地利用现状与分区第44-49页
     ·耕地利用现状第44页
     ·耕地利用分区第44-49页
4 巴彦县耕地数量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49-66页
   ·耕地数量变化时间特征第49-55页
     ·耕地变化幅度与速度特征第49页
     ·耕地转入特征第49-52页
     ·耕地转出特征第52-54页
     ·耕地净变化特征第54-55页
   ·耕地数量变化空间特征第55-61页
     ·1991—2006年耕地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第56-58页
     ·2006—2009年耕地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第58-61页
   ·耕地景观格局分布特征第61-66页
     ·耕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第61-62页
     ·耕地景观格局时空特征分析第62-66页
5 巴彦县耕地质量及生态安全变化分析第66-117页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确定与采样点选取第66-70页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第66页
     ·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第66-67页
     ·巴彦县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的确定第67页
     ·巴彦县采样点的选取及数据库的建立第67-70页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0-77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70-71页
     ·巴彦县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71-77页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77-82页
     ·层次分析法原理第77-81页
     ·巴彦县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81-82页
   ·耕地质量评价要素图层的建立与数据标准化第82-93页
     ·植被因素分级第84-86页
     ·地形地貌因素分级第86-87页
     ·土壤因素分级第87-91页
     ·社会经济因素分级第91-93页
   ·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及分级第93-95页
     ·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第93-94页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分级第94-95页
   ·1991年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第95-96页
   ·2009年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第96-103页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精度分析第96-98页
     ·耕地质量等级面积统计第98-99页
     ·耕地质量等级地域分布第99-101页
     ·耕地质量等级行政区域分布第101-102页
     ·耕地质量等级分述第102-103页
   ·1991—2009年耕地质量变化结果分析第103-107页
     ·耕地质量等级面积变化第103-104页
     ·耕地质量等级地域变化第104-107页
   ·耕地生态安全变化分析第107-117页
     ·耕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第107-114页
     ·重金属污染分析第114-117页
6 结论与讨论第117-120页
   ·结论第117-119页
   ·讨论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旱情风险评价模型及其预警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抗高血压药替米沙坦新的合成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