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言 | 第7-9页 |
一、 选题缘起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7-8页 |
二、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第8-9页 |
第一章、20 世纪中期上海印染设计师群体背景研究 | 第9-16页 |
第一节、深受外来科技影响的上海纺织业 | 第9-12页 |
第二节、中西文化交融的上海 | 第12-15页 |
第三节、政权更替下的政治影响 | 第15-16页 |
第二章、20 世纪中期上海印染设计师群体发展特点研究 | 第16-26页 |
第一节、上海印染设计师群体的构成与类别 | 第16-20页 |
一、 多样化的人员结构与专业构成 | 第16-19页 |
二、 内、外市场影响下的两大类别 | 第19-20页 |
第二节、上海印染设计师群体的发展基础 | 第20-23页 |
一、 经济需求与大众需求的推动 | 第20-21页 |
二、 国内外竞争中的调整与进步 | 第21-22页 |
三、 计划经济下小市场经济的凸显 | 第22-23页 |
第三节、上海印染设计师群体的生存状态 | 第23-26页 |
一、 企业中的生存状态 | 第23-24页 |
二、 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 第24-25页 |
三、 社会影响力 | 第25-26页 |
第三章、20 世纪中期上海印染设计师群体设计特点分析 | 第26-46页 |
第一节、棉布印花类设计特点分析 | 第26-39页 |
一、 一般服饰花样 | 第26-33页 |
二、 被面花样 | 第33-36页 |
三、 裙料花样 | 第36-39页 |
第二节、丝绸印花类设计特点分析 | 第39-46页 |
一、 服饰绸的品种与工艺 | 第39-41页 |
二、 印花丝绸的设计派路与特点 | 第41-46页 |
第四章、20 世纪中期上海印染设计师个案研究 | 第46-70页 |
第一节、棉布印花设计师个案研究 | 第46-61页 |
一、 汪南嵩 | 第46-49页 |
1、首批院校毕业的印染设计师 | 第46-47页 |
2、丰富实践成就理论高度 | 第47-48页 |
3、关键时期的特殊贡献 | 第48-49页 |
二、 贾夏荔 | 第49-54页 |
1、专业跨界拓展设计思路 | 第49页 |
2、创新思维形成原创设计 | 第49-51页 |
3、贾夏荔代表作品分析 | 第51-54页 |
三、 陈星伟 | 第54-61页 |
1、不断探索首创“陈派花样” | 第54-55页 |
2、独具风格的大花图案 | 第55-57页 |
3、陈星伟代表作品分析 | 第57-61页 |
第二节、丝绸印花设计师个案研究 | 第61-70页 |
一、 楼紫朗 | 第61-64页 |
1、“长于变形、精于神韵”的花卉类作品 | 第61-62页 |
2、气韵独特的写意之风 | 第62-63页 |
3、传承与创新的开山之人 | 第63-64页 |
二、 蔡作意 | 第64-67页 |
1、钟情月季,演绎细腻之风 | 第64-66页 |
2、擅用泥点,体现朦胧之美 | 第66页 |
3、开拓进取,丝绸印染设计的中坚人物 | 第66-67页 |
三、 王耿雄 | 第67-70页 |
1、偏于写意的写实花卉 | 第67-68页 |
2、浓淡相宜的色彩运用 | 第68-69页 |
3、执着践行的文化情怀 | 第69-70页 |
第五章、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