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图表目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0页 |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0-39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 ·开发性银行的内涵和外延 | 第20-22页 |
|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22-26页 |
| ·全球开发性银行的总体考察 | 第26-28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8-39页 |
| ·关于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和外延 | 第28-31页 |
|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关系 | 第31-33页 |
| ·关于中国开发性银行的改革转型 | 第33-35页 |
| ·中国开发性银行规制的相关研究 | 第35-39页 |
| 第3章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相关理论 | 第39-72页 |
| ·开发性银行的二重性 | 第39-46页 |
| ·开发性银行功能的政策性 | 第39-42页 |
| ·开发性银行运行的商业性 | 第42-45页 |
| ·开发性银行的本质特征——政策性与商业性兼容 | 第45-46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46-56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供求分析框架 | 第46-49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需求 | 第49-51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供给 | 第51-56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多元目标下的博弈关系 | 第56-64页 |
| ·间接租金目标下的委托—代理 | 第57-58页 |
| ·直接租金目标下的委托—代理 | 第58-63页 |
| ·金融安全目标下的委托—代理 | 第63-64页 |
| ·协调统一目标下的委托—代理 | 第64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政策体系 | 第64-72页 |
| ·开发性银行的政策性规制 | 第65-66页 |
| ·开发性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66-68页 |
| ·开发性银行的商业性规制 | 第68-70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协调机制 | 第70-72页 |
| 第4章 中国开发性银行规制制度的有效性 | 第72-97页 |
| ·中国开发性银行规制制度及变迁 | 第72-83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制度的基本属性 | 第72-73页 |
| ·政策性银行即旧模式开发性银行初创阶段的制度安排(1994-1998) | 第73-76页 |
| ·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银行过渡阶段的制度安排(1998-2007) | 第76-80页 |
| ·开发性银行战略调整转型阶段的制度安排(2007-现在) | 第80-83页 |
| ·中国开发性银行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83-93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缺失 | 第83-85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机构组织体系不完善 | 第85-88页 |
| ·开发性银行规制内容缺乏针对性——以国开行为例 | 第88-93页 |
| ·中国开发性银行规制问题的主要成因 | 第93-97页 |
| ·规制制度安排的行政化 | 第93-94页 |
| ·政府间接租金偏好的趋同化 | 第94-95页 |
| ·规制主体的分散化 | 第95-97页 |
| 第5章 开发性银行规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97-110页 |
| ·典型国家的开发性金融体系和运营模式 | 第97-101页 |
| ·典型国家的开发性金融体系 | 第97-100页 |
| ·典型国家开发性银行的运营模式 | 第100-101页 |
| ·典型国家开发性银行的规制制度 | 第101-106页 |
| ·政策性规制 | 第101-102页 |
| ·法人治理结构 | 第102-104页 |
| ·商业性规制 | 第104-105页 |
| ·立法机制和协调机制 | 第105-106页 |
| ·国外开发性银行规制的比较与借鉴 | 第106-110页 |
| ·成功经验及案例——德国 | 第106-107页 |
| ·失败教训及案例——美国 | 第107-108页 |
| ·对国家开发银行的启示 | 第108-110页 |
| 第6章 深化中国开发性银行规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110-129页 |
| ·完善开发性银行规制的法律体系 | 第110-117页 |
| ·明确开发性银行转型的目标定位 | 第110-112页 |
| ·明晰开发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 第112-115页 |
| ·完善开发性银行规制的法制建设体系 | 第115-117页 |
| ·完善开发性银行规制的组织体系 | 第117-122页 |
| ·完善国有金融产权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117-118页 |
| ·加强开发性银行的政策性规制 | 第118-120页 |
| ·建立科学的规制机构体制和运行机制 | 第120-122页 |
| ·开发性银行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 第122-129页 |
| ·债券信用等级的国家信用支持 | 第122-125页 |
| ·资本金补充渠道的多元化 | 第125-127页 |
| ·微观审慎监管指标的差别化 | 第127-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40页 |
| 致谢 | 第140-14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