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抗白叶枯病主效QTL的定位与候选基因的筛选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水稻白叶枯病简述第13-14页
     ·水稻白叶枯病分布与危害第13页
     ·水稻白叶枯病病理第13-14页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第14-16页
     ·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挖掘第14页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第14-15页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定位第15页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克隆第15-16页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育种价值第16页
   ·野生稻中抗病虫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第16-17页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第17-21页
     ·图位克隆法第18-19页
     ·转座子标签克隆法第19页
     ·序列法第19-20页
     ·T-DNA标签法第20页
     ·以cDNA为基础的克隆方法第20-21页
     ·不同方法结合克隆法第21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水稻材料与分析群体第23-24页
     ·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第24页
     ·分子标记来源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8页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第24页
     ·分子标记分析第24-25页
     ·包含qR5的单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的筛选第25页
     ·qR5的精细定位第25-26页
     ·qR5定位区间内突变位点的预测第26页
     ·qR5定位区间内突变位点的验证第26-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8-46页
   ·包含qR5的单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的筛选第28-30页
   ·替换系2CK6-5抗性的遗传分析第30-32页
   ·qR5的精细定位第32-37页
   ·qR5定位区间内突变位点的预测第37-41页
   ·qR5定位区间内突变位点的验证第41-46页
第四章 讨论第46-53页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挖掘第46-47页
   ·qR5的精细定位第47-50页
     ·定位准确性的控制第47-48页
     ·qR5的目的基因是一个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第48-49页
     ·qR5精细定位的意义第49-50页
   ·qR5候选基因的筛选和鉴定第50-51页
   ·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在图位克隆中的应用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6页
   ·研究总结第53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3-54页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附录第63-85页
 附录1 Y73中抗白叶枯病性状和重要农艺性状QTL的鉴定第63-69页
 附录2 常用试剂配方及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第69-81页
 附录3 本研究引物汇总表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甘膦对紫茎泽兰和白茅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草甘膦在植物体内生物传导途径的研究
下一篇:利用荧光蛋白在水稻中建立二元转座因子标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