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2 相关理论及综述 | 第11-28页 |
·海员劳务输出 | 第11-15页 |
·劳务输出的概念 | 第11页 |
·劳务输出的分类 | 第11-12页 |
·海员劳务输出的概念 | 第12-15页 |
·对外劳务输出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 第15-18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5-16页 |
·刘易斯等的二元经济理论 | 第16-17页 |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 | 第17页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要素价格均等理论 | 第18页 |
·海员劳务输出有关的国际组织及国际公约 | 第18-23页 |
·国际海事组织(IMO) | 第18-19页 |
·国际劳工组织(ILO) | 第19-20页 |
·波罗地海国际航运工会(BIMCO) | 第20-21页 |
·STCW公约 | 第21-2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3-2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3 海员培训与输出现状分析 | 第28-41页 |
·海员培训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第28-32页 |
·中国海员劳务输出 | 第32-36页 |
·中国海员发展历程 | 第32页 |
·中国海员劳务输出现状 | 第32-33页 |
·中国海员劳务输出的机遇 | 第33-34页 |
·中国海员劳务输出的挑战 | 第34-35页 |
·中国海员劳务输出的主要运作模式 | 第35-36页 |
·世界上其他几个主要海员劳务输出国的情况 | 第36-38页 |
·中国注册海员来源地域分布 | 第38-39页 |
·中国注册海员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4 海员培训市场经济效应研究 | 第41-57页 |
·海员培训决策过程分析 | 第41-45页 |
·海员职业吸引力因子分析 | 第41-43页 |
·海员职业制约因素因子分析 | 第43-45页 |
·海员培训相关性分析 | 第45-52页 |
·海员培训中介费与来源地的关系 | 第45-48页 |
·家庭背景信息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海员职业理解展望 | 第49-52页 |
·海员培训评价调查 | 第52-55页 |
·海员培训的经济效应 | 第55-57页 |
5 海员输出经济效应研究 | 第57-72页 |
·调查对象及个案分析 | 第57-62页 |
·调查对象介绍 | 第57-60页 |
·调查对象分析 | 第60-61页 |
·个案分析 | 第61-62页 |
·海员人数与输出地的经济关联性 | 第62-65页 |
·经济效应估算 | 第65-72页 |
·经济效应 | 第65页 |
·我国现有海员劳务输出数量及其预测 | 第65-66页 |
·我国现有海员劳务输出经济效应估算 | 第66-69页 |
·未来我国海员劳务输出经济效应估算 | 第69-72页 |
6 促进我国海员培训与海员输出的建议 | 第72-75页 |
·海员培训建议 | 第72-73页 |
·海员输出建议 | 第73-75页 |
·政府加大力度促进海员输出 | 第73页 |
·解决好海员相关后勤问题促进海员输出 | 第73-7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以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