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33页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7页
     ·前陆盆地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3-20页
     ·龙门山和川西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研究现状第20-22页
     ·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研究现状第22-27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研究思路第28-29页
   ·论文完成的实际工作量第29-31页
   ·主要认识第31页
   ·主要创新点第31-33页
第2章 川西地区海相碳酸岩到海相碎屑岩转换的过程和特征第33-52页
   ·川西地区马鞍塘组分布特征概况第33-36页
   ·川西地区小塘子组分布和沉积特征第36-45页
     ·广元何家湾剖面小塘子组沉积特征第36-41页
     ·绵竹汉旺剖面小塘子组特征第41-45页
   ·川西地区海相碳酸岩到海相碎屑岩转换的过程和特征第45-52页
     ·最早一套海相碎屑岩出现的层位第46页
     ·马鞍塘组厚度分布特征第46-47页
     ·马鞍塘组硅质海绵礁指示环境变迁的意义第47-48页
     ·小塘子组厚度分布特征第48-50页
     ·川西中北部地区小塘子组地层对比第50页
     ·川西地区海相碳酸岩到海相碎屑岩转换过程和特征第50-52页
第3章 川西地区海相碎屑岩到陆相碎屑岩转换的过程和特征第52-94页
   ·广元工农剖面须家河组沉积特征第52-63页
     ·岩石类型与结构第54-58页
     ·砂体形态和构型第58-59页
     ·沉积构造第59-61页
     ·基本层序和沉积相组合第61-63页
   ·崇州万家剖面须家河组沉积特征第63-71页
     ·岩石类型与结构第65-67页
     ·砂体形态和构型第67页
     ·沉积构造第67页
     ·基本层序和沉积相组合第67-71页
   ·大邑天宫庙剖面须家河组沉积特征第71-76页
     ·岩石类型与结构第71-74页
     ·砂体形态和构型第74页
     ·沉积构造第74-75页
     ·基本层序和沉积相组合第75-76页
   ·川丰563 井、丰谷21 井须家河组取心剖面特征第76-82页
     ·岩石类型与结构第77页
     ·沉积构造第77页
     ·川丰563 井、丰谷21 井取心段沉积相第77-82页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剖面的南北对比第82-86页
     ·岩性和岩石结构对比第82-83页
     ·砂体形态与构型对比第83页
     ·基本层序与沉积相组合对比第83-86页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沉积厚度分布特征第86-88页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粗碎屑楔分布特征第88-89页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古水流分析第89-91页
   ·川西地区海相碎屑岩到陆相碎屑岩转换的过程和特征第91-94页
第4章 利用LA-ICPMAS U-Pb 法分析川西须家河组物源第94-145页
   ·方法介绍第94-95页
   ·川西周缘出露的基岩年龄第95-96页
   ·采样情况介绍第96页
   ·LA-ICPMAS U-Pb 法分析结果第96-133页
     ·典型锆石CL 图像特征第96-98页
     ·实验结果第98-133页
   ·LA ICPMAS U-Pb 法定年结果的系统解释第133-139页
     ·物源对比思路第133-134页
     ·各年龄峰系统解释第134-139页
   ·川西晚三叠世碎屑锆石年龄的重要特征第139-142页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小结第142-145页
第5章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第145-155页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界定第145-146页
     ·前陆盆地开始演化时间的界定第145-146页
     ·川西卡尼期沉积盆地的性质第146页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形成演化过程第146-154页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垂向上的形成演化过程第146-149页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平面上的形成演化过程第149-154页
   ·从盆地充填看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性质第154-155页
第6章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自北向南顺次递进演化对油气勘探的意义第155-159页
   ·对烃类生成的影响第155页
   ·对储层的影响第155-157页
   ·其他方面的影响第157-159页
结论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1-1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研究
下一篇:金刚石定位排布的热压孕镶钻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