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灌区节水种植制度研究与综合评价
|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农业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8页 |
| ·河西绿洲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紧迫性 | 第8-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20页 |
| ·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 第11-13页 |
| ·田间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节水管理措施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节水种植制度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种植结构节水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种植模式节水及评价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案 | 第20-2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 ·自然地理条件与特点 | 第20页 |
| ·光热资源 | 第20页 |
| ·水资源 | 第20-21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1页 |
| ·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 第22-25页 |
| ·田间测定 | 第23页 |
| ·调查研究 | 第23页 |
| ·指标计算 | 第23-24页 |
| ·分析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凉州区种植业结构及用水特征分析 | 第25-33页 |
| ·种植业结构变化与用水关系分析 | 第25-30页 |
| ·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 ·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分析 | 第27-28页 |
| ·规模化种植对作物灌溉定额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种植业灌溉用水量变化分析 | 第29-30页 |
| ·种植业生产用水经济效率分析 | 第30-33页 |
| ·凉州区用水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 ·种植业生产用水经济效率分析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用水效率分析 | 第33-39页 |
| ·不同种植模式耗水特征及水效率分析 | 第33-37页 |
| ·不同作物模式土壤水分消耗及总耗水量比较 | 第34页 |
| ·不同作物模式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 第34-36页 |
| ·不同种植模式用水效率比较 | 第36-37页 |
| ·不同作物模式耗水与水效率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节水高效型种植模式评价与筛选 | 第39-48页 |
| ·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第39-41页 |
|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39-40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40-41页 |
| ·节水高效型种植模式综合评价 | 第41-48页 |
| ·指标选择 | 第41-43页 |
| ·权重确定 | 第43-45页 |
|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 第45页 |
| ·依据模型计算效益评分 | 第45-48页 |
| 第六章 种植业节水潜力及模式分析 | 第48-56页 |
| ·节水潜力分析 | 第48-53页 |
| ·工程节水潜力 | 第48-49页 |
| ·畦田节水潜力 | 第49-50页 |
|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潜力分析 | 第50-53页 |
| ·种植业节水模式分析 | 第53-56页 |
| ·山水自流灌区节水模式 | 第53-54页 |
| ·地下水开采井灌区节水模式 | 第54页 |
| ·城郊高新节水模式 | 第54-5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 导师简介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