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三、研究框架与总体思路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健全人格与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关系梳理 | 第14-19页 |
一、权势意识 | 第14-15页 |
二、人格 | 第15页 |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 | 第15-18页 |
四、权势意识对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健全人格塑造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其重要理论依据 | 第19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是其直接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 | 第20-24页 |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 第20-21页 |
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权势意识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24-36页 |
第一节 权势意识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权力价值观的调查 | 第24-30页 |
一、样本选取与问卷发放 | 第24页 |
二、当代大学生权力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第二节 权势意识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消极影响 | 第30-36页 |
一、权势意识对个人价值取向的误导 | 第30-31页 |
二、家庭教育中的权势意识异化 | 第31-32页 |
三、权势意识对学校教育的渗透 | 第32-33页 |
四、封建权势文化的长期影响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之策——基于大学生对“权势意识”认知 | 第36-52页 |
第一节 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形成正确“权势认知,的第一道门槛 | 第36-40页 |
一、加强自我修身,提升家长的人格感召力 | 第36-38页 |
二、增进亲子交流,培养孩子公平竞争意识 | 第38-39页 |
三、笃行社会践履,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意识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完善社会制度环境,形成学生自觉践行正义规则的人格追求 | 第40-46页 |
一、推进权力制度化约束,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认同 | 第41-42页 |
二、建构积极的舆论宣传,重视社会文化的熏陶作用 | 第42-43页 |
三、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发挥典范人物的人格亲和力与感召力 | 第43-45页 |
四、加大滥权行为的惩治,以规则“制恶”促进道德“劝善”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形成学生正确权力观的理性认同 | 第46-52页 |
一、积极开展正义观教育,注重学生的正义意识培养 | 第46-48页 |
二、积极开展社会交往观教育,增强学生健康人际交往能力 | 第48-49页 |
三、激发学生的人格自修意识,促进学生人格魅力的自我型塑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