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诱导楠木对炭疽病的抗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楠木病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1 楠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2 楠木病害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诱导抗病性类型 | 第12-13页 |
1.2.2 诱导因子 | 第13-15页 |
1.2.3 诱导抗病性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1.2.4 诱导抗病性的应用 | 第16页 |
1.3 水杨酸诱导抗病性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 楠木抗炭疽病诱导剂筛选 | 第18-2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19-21页 |
2.2.1 病原菌鉴定 | 第19-20页 |
2.2.2 不同浓度诱导因子对楠木炭疽病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 小结 | 第21-22页 |
3. 水杨酸对楠木炭疽病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 第22-2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3.1.2 病原菌毒力测定 | 第22页 |
3.1.3 孢子萌发率测定 | 第22页 |
3.1.4 离体叶片接种处理 | 第22-23页 |
3.1.5 电镜观察分生孢子在叶片上的萌发情况 | 第23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3.2.1 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2 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4页 |
3.2.3 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对病斑大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4 电镜下SA处理对叶片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小结 | 第26-27页 |
4. 水杨酸对楠木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 第27-3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4.1.2 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对楠木的诱导 | 第27页 |
4.1.3 水杨酸诱导后抗病指标动态变化 | 第27页 |
4.1.4 诱导抗性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第27-2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4.2.1 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第29-31页 |
4.2.2 不同处理下植物生理的变化趋势 | 第31-34页 |
4.3 小结 | 第34-36页 |
4.3.1 诱导因子浓度对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 第34页 |
4.3.2 水杨酸诱导的抗病性机理 | 第34-36页 |
5. 水杨酸同咪鲜胺结合进行林间防治研究 | 第36-4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5.1.2 室内药剂筛选 | 第36-37页 |
5.1.3 林间防治试验方法 | 第3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5.2.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5.2.2 林间防治药效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5.3 小结 | 第39-40页 |
6. 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