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第14-23页 |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4页 |
·病例的选择 | 第14页 |
·对照的选择 | 第14页 |
·样本量估计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把握度 | 第15-16页 |
·调查方法与步骤 | 第16-21页 |
·确定病例和对照名单 | 第16-18页 |
·调查表的制定 | 第18-20页 |
·现场资料收集 | 第20-21页 |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1页 |
·相关指标计算 | 第21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1页 |
·质量控制 | 第21-23页 |
·设计阶段 | 第21-22页 |
·调查阶段 | 第22页 |
·数据录入阶段 | 第22页 |
·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3-39页 |
·一般人口学资料 | 第23页 |
·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 | 第23-27页 |
·病例时间分布 | 第23-24页 |
·病例的学校分布 | 第24-25页 |
·病例的年级分布 | 第25-26页 |
·病例的专业分布 | 第26-27页 |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第27-37页 |
·性别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28-29页 |
·年龄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29页 |
·民族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29页 |
·卡介苗接种史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29-30页 |
·卡痕有无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0页 |
·BMI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0-31页 |
·肺结核病人接触史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1页 |
·住宿情况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1-32页 |
·周围是否有肺结核专科医院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2页 |
·熬夜频率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2-33页 |
·经常前往人群聚集场所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3页 |
·精神打击事件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3-34页 |
·精神压力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4页 |
·参加集体活动频率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4-35页 |
·吸烟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5页 |
·基础性疾病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5-36页 |
·药物过敏史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6页 |
·生活费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6-37页 |
·家庭成员结核病史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 第37页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4页 |
·性别 | 第39-40页 |
·卡介苗接种史 | 第40-41页 |
·BMI | 第41页 |
·肺结核病人接触史 | 第41-42页 |
·参加集体活动频率 | 第42页 |
·每月生活费 | 第42-43页 |
·局限性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综述 | 第50-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