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37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1-16页 |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途径 | 第16-21页 |
三、文献回顾及核心概念 | 第21-34页 |
(一) 解读“多元”: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 | 第21-24页 |
1、本体论中的“多元” | 第21页 |
2、价值论中的“多元” | 第21-23页 |
3、认识论中的“多元”——兼谈“多元交互主义”方法 | 第23-24页 |
(二) 关于“利益主体”与“多元利益” | 第24-27页 |
1、对“利益主体”的相关认识 | 第24-27页 |
2、对“多元利益”的相关研究 | 第27页 |
(三) 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的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四) 对国内房地产报道的研究 | 第29-31页 |
(五) 关于“媒介表达”的研究及“媒介表达”含义的界定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37页 |
第一章 分化·多元·动态: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与房市 | 第37-49页 |
第一节 分化的社会结构:利益群体视野下的转型中国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多元的社会主体: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房市(1998-2008)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动态的社会变量: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房地产政策(1998-2008) | 第43-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第二章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总述及样本分析(1998-2008) | 第49-72页 |
第一节 框架理论下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总述 | 第49-54页 |
第二节 一 元利益主体的话语强势 | 第54-56页 |
一、1998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54-55页 |
二、1999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55-56页 |
三、2000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56页 |
第三节 多元利益主体的逐渐显现 | 第56-59页 |
一、2001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57页 |
二、2002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57-59页 |
第四节 多元利益表达的分水岭 | 第59-61页 |
第五节 #61以中央-地方政府利益博弈为中心的多元利益表达 | 第61-68页 |
一、2004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62-63页 |
二、2005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63-64页 |
三、2006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64-67页 |
四、2007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 第67-68页 |
第六节 #68共谋出路的一元回归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第三章 争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诉求与呈现 | 第72-102页 |
第一节 媒介表达与多元利益主体的二元互动 | 第72-76页 |
一、大众媒介表达多元的基础:公共性与公共利益 | 第72-75页 |
1、媒介伦理与公共性 | 第72-74页 |
2、合法政府与公共利益 | 第74-75页 |
二、作为利益表达渠道的大众媒介:利益实现的首要环节 | 第75-76页 |
第二节 政府意志的媒介表达 | 第76-85页 |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第77-81页 |
1、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 | 第77-78页 |
2、中央政府的媒介表达 | 第78页 |
3、案例分析:2002年对“11号令”与2004年对“71号令”的报道 | 第78-81页 |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第81-85页 |
1、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 | 第81-82页 |
2、地方政府的媒介表达 | 第82-83页 |
3、案例分析:2006年关于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评论 | 第83-85页 |
第三节 资本意志的媒介表达 | 第85-92页 |
一、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第86-89页 |
1、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诉求 | 第86-87页 |
2、房地产开发商的媒介表达 | 第87-88页 |
3、案例分析:2005年针对开发商偷漏税的报道 | 第88-89页 |
二、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第89-92页 |
1、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 | 第89-90页 |
2、商业银行的媒介表达 | 第90-92页 |
3、案例分析:2001年以“195号文件”出台为转折的报道 | 第92页 |
第四节 社会意志的媒介表达 | 第92-99页 |
一、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第93-96页 |
1、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 | 第93-94页 |
2、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媒介表达 | 第94-95页 |
3、案例分析:2003年保护购房者消费权益的报道 | 第95-96页 |
二、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 第96-99页 |
1、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 | 第96-97页 |
2、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媒介表达 | 第97-98页 |
3、案例分析:2004年针对拆迁户问题的报道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附录 | 第101-102页 |
第四章 失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博弈与冲突 | 第102-118页 |
第一节 利益集团与利益失衡 | 第102-105页 |
一、利益集团的形成与特点 | 第102-104页 |
二、利益集团博弈与利益表达失衡 | 第104-105页 |
第二节 多元利益集团的意志格局与媒介表达 | 第105-111页 |
一、强势利益集团与强意志 | 第105-106页 |
二、弱势利益集团与弱意志 | 第106-107页 |
三、强势利益集团的媒介表达 | 第107-109页 |
1、强意志强表达 | 第107-108页 |
2、强意志弱表达 | 第108-109页 |
3、小结 | 第109页 |
四、弱势利益集团的媒介表达 | 第109-111页 |
1、弱意志弱表达 | 第110页 |
2、弱意志强表达 | 第110页 |
3、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三节 多元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第111-115页 |
一、强势利益集团与强势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第112-114页 |
1、“求同存异、彼此妥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第112页 |
2、“弃卒保车、顾全大局”: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第112-114页 |
二、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第114-115页 |
1、“左右逢源、恩威并施”:地方政府与拆迁户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第114页 |
2、“中介协调、监督解读”: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附录 | 第117-118页 |
第五章 制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实现途径 | 第118-128页 |
第一节 和谐社会本质与利益表达制衡 | 第118-122页 |
一、利益表达制衡对实现和谐社会的意义 | 第118-120页 |
1、利益均衡作为和谐社会的本质 | 第118-119页 |
2、利益表达制衡的原则 | 第119-120页 |
二、大众媒介对于利益表达制衡的意义 | 第120-122页 |
1、媒介表达是一种渠道 | 第120-121页 |
2、媒介表达是一种机制 | 第121-122页 |
第二节 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制衡的要旨 | 第122-125页 |
一、“利益多元”与“政治一体” | 第122-123页 |
二、“一体多元”下媒介表达的“度” | 第123-124页 |
三、作为公平正义的“彰显”与“遮蔽” | 第124-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附录 | 第127-128页 |
结语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5页 |
附录 | 第135-198页 |
后记 | 第198-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