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8-1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多维数据场可视化算法在滤波器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 第9页 |
|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功率因数和谐波失真的定义 | 第10-12页 |
| ·谐波电流对电网的危害 | 第12-13页 |
|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常用拓扑结构 | 第13-14页 |
|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控制策略 | 第14-15页 |
|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典型控制策略 | 第14-15页 |
|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新型控制策略 | 第15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2章 变频器用 T 型输出滤波器的五维可视化设计 | 第17-31页 |
| ·四维数据场可视化简介 | 第18-22页 |
| ·非对称 T 型无源滤波器及其优化设计模型 | 第19-20页 |
| ·四维数据场可视化算法简介 | 第20-21页 |
| ·四维数据场可视化的论证 | 第21-22页 |
| ·五维数据场可视化的一种实现方法 | 第22-25页 |
| ·引入第四维自变量 | 第22页 |
| ·分析因变量 | 第22-23页 |
| ·制作四维可视化图 | 第23-24页 |
| ·实现五维数据场可视化 | 第24-25页 |
| ·优化设计的五维可视化算法 | 第25-28页 |
| ·生成五维数据场 | 第25页 |
| ·将五维数据场降维定格为四维数据场 | 第25-26页 |
| ·解读 5 维数据场 | 第26-27页 |
| ·确定其它 3 个自变量 | 第27页 |
| ·其它目标和约束条件 | 第27-28页 |
| ·实验验证 | 第28-29页 |
| ·其它降维方法 | 第29-30页 |
| ·结论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单相 Boost 型 APFC 集成控制芯片介绍及主电路设计 | 第31-45页 |
| ·集成控制芯片 ICE1PCS02 介绍 | 第31-33页 |
| ·ICE1PCS02 的引脚介绍及主要特性 | 第31-32页 |
| ·ICE1PCS02 的内部结构框图 | 第32-33页 |
| ·采用集成控制芯片 ICE1PCS02 的单相 APFC 设计指标 | 第33页 |
| ·Boost 型单相 APFC 系统主电路设计 | 第33-43页 |
| ·EMI 滤波器设计 | 第34-37页 |
| ·Boost 变换器设计 | 第37-43页 |
| ·APFC 主电路中的其它考量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单相 Boost 型 APFC 外围电路及控制回路设计 | 第45-59页 |
| ·控制芯片 ICE1PCS02 外围电路设计 | 第45-48页 |
| ·输出电压检测电阻分压网络的设计 | 第45页 |
| ·电流检测电阻的选取 | 第45-46页 |
| ·交流欠压关断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 ·APFC 的电压环路补偿 | 第48-58页 |
| ·跨导误差放大器补偿网络 | 第49-51页 |
| ·PWM 调节器和功率级的小信号传递函数 | 第51页 |
| ·反馈级传递函数 | 第51页 |
| ·非线性放大模块传递函数 | 第51-53页 |
| ·电压环闭环传递函数 | 第53页 |
| ·跨导误差放大器补偿网络的设计 | 第53-56页 |
| ·电压环闭环稳定性分析 | 第56-57页 |
| ·电流补偿引脚外接电容的选取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APFC 系统的仿真及实际电路测试 | 第59-66页 |
| ·APFC 系统仿真 | 第59-62页 |
| ·实验分析 | 第62-64页 |
| ·APFC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6-67页 |
| ·全文总结 | 第66页 |
| ·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 | 第72-78页 |